第四百八十六章 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第2/2頁)

林三露出茫然之色:“二郎說的話,小的聽不懂……”

李彥倒也不急:“無妨,先慢慢看看,觀察觀察,再說其他。”

林三還是沒聽懂,作為從小生活在汴京的人來說,他左右看看,低聲道:“二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這街頭上並無什麽變化啊?”

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換皇帝其實沒什麽,關鍵還是大赦天下,有什麽親朋好友關在獄中,或者出逃在外的,就有機會洗去罪名,重新做人。

對於李彥來說,換了這個皇帝上位意味著: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太繁華了汴京,誒呀這不宋徽宗嗎?還是看看遠處的金人吧,家人們!

既然想到靖康之恥,剛剛登基,今天才十八歲的趙佶,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

很多人覺得,李治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果不是李承乾作死,輪不到李治,但李治至少是同為長孫皇後所生的嫡子,真正白撿皇位的,其實是出身在所有皇子裏最差的趙佶。

那麽這位未來的花鳥皇帝,是怎麽喜從天降,白撿了個大宋天子的呢?

因為他沒媽。

嗯,這麽說似乎有些粗俗,那就換種說法。

因為他媽死了。

今年的正月十二日,哲宗突然暴斃,別說沒有子嗣,連份遺詔都沒有留下,繼承權自然就落到了他五個兄弟身上。

哲宗的同母弟還在,年已十六,宰相建議立其為子,這本來很正常,但向太後不願意,因為宋哲宗的生母朱太妃還活著,如果這個同母弟繼位,那向太後的權勢難以保證,就以五個兄弟全部是庶出,並無不同的理由加以否決。

庶出確實是庶出,都不是向太後所生,而其中兩個的生母還在,兩個生母已死,但其生母的養母是仁宗皇帝的嬪妃,能作為靠山。

唯獨趙佶,生母原為掖庭禦侍,身份低微,年輕病逝,沒媽的孩子反成了塊寶,被向太後一眼看中。

趙佶一登基,向太後立刻“權同處分軍國事”,其實就是“軍國大事息聽之”,成為北宋第四位攝政太後。

歷史上的今年七月,向太後依約定撤了垂簾,但並不打算還政,她就算不敢跟武則天比,但劉娥還是可以模仿模仿的……

結果這老太婆就被十八歲的趙佶鬥倒了。

又菜又愛玩。

北宋到了這個階段,問題太多了,後續的亡國其實是帶著些歷史必然性,換個皇帝不見得就能好到哪裏去,除非是那種天降偉人,否則該滅還是得滅。

但被滅亡得那麽容易,靖康之恥那麽屈辱,這就是歷史偶然性了,根源正在趙佶上位,向太後絕對要背鍋。

李彥一路走著,習慣性地考慮起皇帝和太後,突然發現身後側的林三頻頻看向一個方向,而且街上不少男子也步履略帶匆匆地往那個方向走,不禁問道:“那是去哪裏?”

林三笑容賤兮兮的:“二郎,他們是去看女飐啊!”

李彥眉頭一揚:“女飐……女子爭交麽?”

林三眼睛亮了起來:“二郎也有興趣?那我們要不要也去看看?”

李彥奇道:“自從仁宗朝時,溫國公進《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禁止女飐裸戲爭交,現在汴京還有你們愛看的那種麽?”

溫國公就是十四年前死了的司馬光,按理來說應該稱文正公,但李彥會對範仲淹稱呼文正公,對於司馬光就不喜歡這麽稱呼,以國公代之。

林三根本不知道溫國公是誰,卻聽過那個打壓女子相撲的大奸臣,磨了磨牙,又笑了起來:“確實不許裸戲了,但衣衫不經撕扯,有所損壞,也是無奈,嘿嘿嘿,現在女飐更熱門了呢!”

李彥:“……”

當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許裸戲,就來爆衫?這方面真是玩明白了……

林三眼見這位公子感興趣,更是眉飛色舞,如數家珍:“二郎若有興致,近來的撲戲是萬萬不容錯過的,上場的有‘韓春春’‘錦勒帛’‘賽貌多’‘女急快’,都是有名的女飐,去晚了,使銀子都沒地方站呢!”

“這都什麽名號啊?”

李彥失笑,卻也通情達理地道:“也罷,既然你這麽熱切,我就勉為其難,帶你去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