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終極真相(第2/3頁)

這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貼標簽,實際上縱使如武則天這種千古獨一份的女帝,在前期她也與其他後宮女子沒多大區別,就是政治鬥爭的棋子罷了。

廢後是李治與權臣長孫無忌的政治博弈,在這個過程中,長孫無忌根本就沒有將武後這出身寒門,更是有汙點的先帝女人放在眼裏,主角始終是李治。

偏偏這個女人能力,不受重視後的威脅性其實更高,說動楊思儉更是絕妙的一手。

李彥道:“楊思儉以《臣軌》說動了師父,成立了梅花內衛?當時是叫這個名字麽?”

啞叔搖頭:“舍妹喜歡梅花,我不會起這樣的名字,當時叫暗衛。”

李彥:“……”

這不是與吐蕃噶爾家族的那個撞了麽?

不過那個也是蔑稱,實際名字叫雍仲神衛,暗中監視百官的內衛,取名暗衛其實是很合適的。

啞叔繼續回憶著寫道:“楊思儉最初是提出建議,我看了《臣軌》,心中有了輕視,堂堂大儒居然奉承到如此地步,就笑問他願否擔任暗衛閣領,他回去考慮後答應下來,很快展現出出眾的能力,我轉為欣賞,逐漸引為心腹。”

李彥嘆道:“他們父女都很有能力,楊大娘子扮成‘佐命’時,穿寬袍大衣,臉上戴面具,這也同樣是我打聽的梅花閣領的裝扮,只是沒想到他們倆人是父女,楊思儉的身份是不是只有師父知道?”

啞叔寫道:“我起初不屑其作為,後來考慮到他的士林聲譽,從未聲張,暗衛中連尚宮都不知他的真實身份。”

接下來就沒什麽好說的了,楊思儉監察著百官,抓住他們的把柄,迫使百官不敢說長孫無忌半句壞話,看似一手遮天的背後,也引發了惡感,最後以李績為代表的軍方勢力站出來,旗幟鮮明地站在李治一邊,朝局很快逆轉。

等到王皇後被廢,武後上台,長孫無忌的權勢由盛轉衰,威望大降,後來更是被扣上謀反的大帽子,險些滿門抄斬。

李彥問:“那師父覺得,楊思儉為什麽要為長孫氏奔走呢?”

啞叔寫道:“我那時被逼自盡,得三藏法師搭救,假以僧人之貌,擔心族人安危,後來才發現楊思儉號召關內士族,諸多奔走,心中感動,後來也確實按他所為,先帝改滿門抄斬為流放嶺南。”

李彥微微點頭:“師父當時想來毫無懷疑,畢竟楊大娘子也在發配之中,楊思儉搭救女兒也是理所應當。”

“而此人當時到底是抱著怎樣的想法,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或許是背叛了師父的信任於心有愧,不忍心長孫氏全族被誅,或許就是單純的想要救一救大女兒……”

“無論如何,他確實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只是從後來的所作所為來看,楊思儉恐怕十分後悔。”

啞叔的身軀輕輕顫了顫。

終於到了那個連他也不願回首的一段。

長孫氏千人血案。

他深悟佛性,確實選擇放下,但不代表心中就毫無痛苦,對於全族的身亡冷漠到無動於衷,只是將這視作磨難,不願意再苦追兇手,冤冤相報何時了……

但此時可怕的真相揭露,為保自己族人冒險奔走的,和後來謀劃將自己族人上下千口全部毒殺,居然會是同一個人?

“根據目前的情報推測,真正動手屠殺的人不是楊思儉,很可能是新羅來的一個前隋內衛的後人,叫做樸正恩……”

李彥將樸正恩的來龍去脈解釋了一遍,包括他滅了新羅後,派人去倭國尋找樸氏族人,最後發現樸正恩的父親是曾經的內衛,此人有著一半前隋皇族的血統,為了血脈榮譽感,給吳王李恪復仇的動機。

啞叔聽得先是怔了怔,這徒弟查案是真的拼啊,後來聽到吳王冤魂,又不禁沉默下去,眼神裏流露出深深的悲傷,準備再行佛禮。

李彥打斷了佛門的皈依:“師父,這不是因果報應,樸正恩以為自己是為吳王報仇,實際上是楊思儉利用同為前隋皇族血脈的關系,在達到自己的目的,否則後來不會焚毀都官司,毀掉證據,生怕別人發現這起案件。”

啞叔定了定神,手指輕輕顫抖,在地上寫道:“為什麽?”

李彥低聲道:“從時間上推測,那個時候成為司衛少卿的楊思儉,也將面臨著一件大事,楊小娘子將嫁給太子殿下為妻,成為未來的皇後,他要當國丈了……”

啞叔瞳孔猛然收縮:“所以他準備抹掉過去的所作所為?”

李彥點頭:“其實這樣分析,就很符合楊小娘子為什麽能入帝後的眼,先帝對於外戚的態度,向來是用過不用功。”

“比如賀蘭敏之,正是做了那等惡事,有了一個巨大的把柄,才被先帝留下,只要先帝願意,隨時可以將賀蘭敏之除去,避免外戚尾大不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