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陛下,臣回來了!(第2/7頁)

說著李桓目光看向楊一清。

楊一清捋著胡須微微頷首道:“大人盡管放心,大人留下這些兵馬本就是為我三邊考慮,若是關指揮使有什麽需要的話,下官畢竟竭盡所能,全力相助。”

原來李桓將十萬大軍一分為二,一部分帶回京師充實京營,一部分留在陜地操練,不用說,李桓之所以留下這些兵馬,其用意如何,別人看不出,身為三邊總督的楊一清心中卻非常有數。

安排好這些,李桓沖著眾人拱了拱手道:“諸位,送君千裏終須一別,李某就此別過!”

以楊一清為首一眾人向著李桓還禮道:“下官等恭送欽差大人。”

一名錦衣衛將李桓的坐騎牽來,就見李桓翻身上馬,隨後數百名隨同李桓一起回京的錦衣衛也齊齊翻身上馬。

“走!”

登時在一眾人的簇擁之下,李桓縱馬而去。

城門口處,一眾官員看著李桓遠去的背影,登時松了一口氣,感覺一直以來壓在身上的那一股無形壓力終於消失了。

京師

乾清宮,禦書房

朱厚照端坐在那裏,目光落在李東陽、楊廷和、王陽明、劉宇、劉瑾幾人的身上。

此時李東陽正向著朱厚照道:“陛下,按照您的吩咐,京郊的京營駐地已經由工部派人重整修葺過,足可以容納十幾萬大軍進駐。”

朱厚照聞言,眼中流露出幾分笑意,微微頷首道:“此事工部做的不錯,李桓卿家此番回京,自陜地帶回了一萬騎兵、四萬步卒,有這些人馬充入京營,介時京師可調動之兵馬便可以達到十萬左右,諸位卿家也不用再擔心京師防禦空虛了。”

說著朱厚照稍稍沉吟一番又道:“前番李桓卿家派人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奏章,內閣那裏商議的如何了,李桓卿家同三邊總督楊一清出關屠滅壺裏部、韃靼部,邊軍將士的封賞,兵部還有五軍都督府也該拿出一個章程吧。”

李東陽稍稍猶豫了一下,而此時兵部侍郎刁琳站了出來,神色肅穆的向著朱厚照道:“回陛下,此時兵部的意思是聯合五軍都督府抽調幾名幹員前往三邊,核定軍功,然後再做封賞,否則無所依憑,何以封賞,豈不是令大明天下諸多將士寒心。”

朱厚照聞言不由的皺了皺眉頭,淡淡的看了刁琳一眼道:“哦,這就是內閣的意思嗎?”

李東陽輕咳一聲向著朱厚照道:“陛下,畢竟朝廷的程序就是如此,大明素來最重軍功,自然關於軍功之核定也是最為嚴格,否則的話,地方上隨意呈報,豈不是亂了章法。”

朱厚照微微頷首道:“既然如此,那麽一切便按照章程去執行便是。”

大明統治天下萬民,所依仗的就是各種章法,若是身為天子都自亂章法,那麽這就是天下大亂的先兆,朱厚照不是昏君,所以不會去破壞什麽朝廷法度。

況且李東陽所說的也是正理,事關軍功,必須慎之又慎。

不見一旁的王陽明、劉宇乃至劉瑾都沒有開口反對嗎。

李東陽躬身一禮道:“陛下放心,臣已經會挑選得力的幹員前往三邊之地,一旦核實,必然會按照朝廷的章程封賞,必不會寒了邊鎮將士的心。”

聽李東陽這麽說,朱厚照無比滿意的沖著李東陽點了點頭道:“朕相信李卿。”

與此同時,王陽明上前一步向著朱厚照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看了王陽明一眼,朱厚照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道:“王卿家有何事?”

王陽明深吸一口氣上前向著朱厚照道:“回陛下,臣請陛下加開恩科,恩澤天下學子。”

眾人聞言不由眉頭一挑,加開恩科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這可是涉及大明取士之根本。

按照規定,開科取士乃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俗稱鄉闈,而考試的地方則被稱之為貢院,因為考期在秋季八月,因此又被稱之為秋闈。

此為鄉試,鄉試考中者便是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被成為解元。

譬如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

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

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