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頁)

等級評定不僅關乎政府撥款,也是慈善家們捐款時最常關注的依據。

環境差、評分低、捐款少成為惡性循環,救助協會一度陷入困境。

直到一位緬北當地的慈善家出手,出資將所有的救助中心整合重改,而後親自飛往各地募款,最終將救助中心改建成現在的樣子。

高端寵物醫院般的救助中心吸引了大批慈善家捐款,在政府撥款中也總是能博得頭籌。

穿山甲救助協會幾乎成為最闊綽的救助機構。

如果真的是機構內部出了問題,那到底是從哪一環開始腐敗的?

余鶴說:“可這都是咱們的揣測,咱們沒證據啊。”

傅雲崢看向余鶴:“你還真想把這事兒查下去?”

“當然了,我掙點錢多不容易。”余鶴把榮譽獎章扔在桌子上:“難道就是為了這個破獎章,我捐的那些錢能買一火車這玩意。”

傅雲崢說:“好,這事兒不給你個說法,你回國也天天惦記,不會消停。”

余鶴單手托腮:“還是傅老板了解我。”

傅雲崢把桌面上的獎章拿起來,拇指從銅制章面上抹過:“捐款人有資格申請審計署清查協會賬目,但他們既然敢私吞善款,賬面肯定是做過的,浮皮潦草地查只會打草驚蛇。”

所以就算覺得特普桑達有問題,也不能從他開始查,一下子鏟到特普桑達身上去動靜太大,勢必會引起後面人的警覺。

大魚一下子捉不住,攪渾了水反倒不好。

不如先撈條雜魚,再順藤摸瓜,從下往上拽一個個拽出來。

比起善款被人貪墨,傅雲崢更在乎那些被救助的穿山甲到底是真被放歸山林了,還是成了謀騙善款的流通貨幣。

余鶴很聰明,不等傅雲崢說完就明白過來:“你是說那個藥販子?”

傅雲崢輕勾唇角:“余少爺真聰明。”

余鶴雙手抱胸,慵懶靠在藤椅裏:“還有更聰明的呢,我要從黑市裏找一只穿山甲,一只腹部有鐵絲勒痕的穿山甲。”

蒲山市常年敢收賣穿山甲的商販統共就那麽幾家,倘若昨天和救助中心一起放歸的穿山甲又流入了市場,那勢必繞不開經常合作的幾個老賣家。余鶴倒要看看,那些穿山甲是真的回歸了山林,還是轉頭就被其他人‘撿走了’。

傅雲崢對此表示認同:“我們可以在緬北留一段時間,但一切交給警方出面,他們查成什麽樣子就是樣子,不準鉆牛角尖更不準冒險,聽見沒有?”

余鶴中食二指在額角一點而後輕輕揚起,向傅雲崢行了個軍禮:“遵命,長官。”

*

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

警車中,當地警署的署長用緬語向傅雲崢解釋:“那個藥販子叫做李文泰,他是華國人,沒有確鑿的證據,我們實在不好貿然進入華人街抓人,而且還要協調華國大使館,得不到什麽有用的消息。”

傅雲崢扶了下左耳上掛的同聲翻譯器,沒說話。

翻譯器翻譯中傳譯過來的中文很奇怪,余鶴發現自己居然聽不懂翻譯過來中文什麽意思,不得不摘下翻譯器調低語速。

傅雲崢跟余鶴說了一遍署長的意思:“抓李文泰沒用,他是華國人,就算抓了也很快會由大使館介入,他們沒有權力審訊李文泰,而且緬北警察進華人街抓華國人的事比較敏感,沒有絕對的證據不好做。”

余鶴不知道傅雲崢跟他說的是‘解讀版’,還當是他的同聲翻譯機出現了問題才吞掉這麽多有效信息,他順手摘下耳機,問:“那個緬北人呢?”

署長回答:“他叫阿坤,是一家高利貸公司的打手,他弟弟有白血病,經常從李文泰那裏買仿制藥,算是會相互幫忙的熟人。”

傅雲崢劍眉微斂:“署長的意思是,阿坤不是專門倒賣穿山甲的,他不知道上遊是誰?”

署長嘿嘿一笑:“是這個意思。我們的線人說,穿山甲的事和阿坤沒什麽關系,他就是替李文泰站一回場子。”

傅雲崢在余鶴耳邊將消息復述一遍,並補充道:“高利貸公司在當地都很有背景,阿坤的老板應該是和警署關系不錯,所以警署不想把阿坤扯進來。”

無論大事小事,遇見事先把困難擺出來幾乎成了通用的萬金油,這樣將來解決了更顯得他們用心,解決不了也能免遭責難。

傅雲崢見慣了這種官僚主義的作風,余鶴卻沒見過,還以為這事真很難。

余鶴打生下來就不是迎難而上的性格,他今天起了個大早,原本以為能在車上看到什麽精彩的抓捕現場。

結果藥販子李文泰是華國人不能抓,打手阿坤是關系戶也不能抓。

實在沒什麽意思。

余鶴破案的熱情大幅度下滑,他問傅雲崢:“現在還趕得上回國的飛機嗎?”

傅雲崢看了眼表:“趕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