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以親情的名義(第2/3頁)

嘖,這倒是個好主意。

魏成林煩惱了好幾天的問題,孫瑞陽輕輕松松就給出了答案。要是他給自己當經紀人,那豈不是如虎添翼?

不過,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孫瑞陽醉心於科研,他的終極夢想不只是做一個優秀的醫生,而是一個名留青史的醫學家。

魏成林雖然不太懂那種情懷,但是他確實挺佩服的。

喬琳也說道:“成林,你可別心太軟了,該幫的幫,不該幫的就不要操心了,你看我姐是怎麽做的!”

喬璐親媽媽家的結構跟李家是一模一樣的,她的親生媽媽是家裏老大,她還有一個親小姨,一個親舅舅。

在她親媽媽去世之後,喬家實在無力扶養她,老喬去她親姥姥家找過幾次,但人家也說養不起,尤其是兩個兒女都沒有成親,誰願意帶一個拖油瓶呢?

這些難處老喬也能理解,只好帶著喬璐回了家。老人家雖然沒養她,但還是掛念她的,逢年過節的還會來看看她。但是她那一個姨,還有一個舅,如同人間蒸發一樣,對她不聞不問。

他們態度的轉變發生在喬璐上大學那一年,那年寒假,喬璐的親姥姥去世了,她去參加老人家的葬禮,見到那些跟她有血緣關系的人,竟然陌生得不知道該怎麽打招呼。

那時,她的親戚才知道,他們從家族中踢出去的那個小女孩,反倒成了家族中最有出息的那一個。跟他們家那些不省心的孩子不一樣,人家喬璐上的是他們根本不敢想象的復旦大學,以後前途無量。

從那兒以後,她的親小姨和親舅舅每年總要來趟吉祥路,拿一些快要到期的餅幹牛奶,說是給他們外甥女補充營養。李蘭芝明面上客客氣氣的,但是待他們一走,她就嘆氣:“這樣的東西,真不如不拿。”

(這裏插播一句,有一年冬天,她舅舅送來一箱不知名的牛奶,包裝上還有錯別字,喬家人誰都不敢喝。李蘭芝覺得可惜,就倒給小貝蒂喝。小貝蒂聞了聞,便冷漠地走開了。

李蘭芝愁得直嘆氣,突然沖小女兒說道:“狗都不喝,但浪費了可惜,要不你嘗嘗?”

……喬琳氣得跳了起來,又一次追問了好久,她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面對親戚們的示好,喬璐始終淡淡的。她常年不在家,都是老喬替她回禮。喬璐大四才知道這些事,她跟父親說道:“下次來,直接趕出去,我不認識他們。”

“璐璐,他們畢竟是你的親戚……”

“我的親戚,只有大李家村的姥姥和舅舅,還有住在吉祥路的小姨。”

喬璐冷漠得可怕,甚至讓老喬無所適從。但是他明白,大女兒是徹底被他們傷透了心,他能理解她。

喬璐的“親戚”還是斷斷續續地跟喬家聯系著,在她回北大工作後,又三番五次聯系她,目的不外乎借錢,或是幫他們家孩子找工作。

喬璐沒有跟他們撕破臉,只是很平靜地說:“我沒錢,也沒能力。要是真有能力幫你們,大概你們也不會不要我了。”

她的親戚被噎得啞口無言,繼而咒罵她一點不念親情。喬璐淡淡地說:“我弟是軍官,你們最好有點分寸。”

看吧,回歸到現實生活,每家都有滿地雞毛,關鍵就看怎麽處理了。喬璐對鄰裏親戚都很好,就是不認她親媽媽那邊的人,誰也勸不動她。她說,善良也要有原則。

魏成林深受啟發,遂決定向喬璐學習。對他來說,辦一個鋼琴培訓機構確實可行。他在海大當過很長時間的旁聽生,跟李蘭嵐的幾個弟子還保持著不錯的關系,可以跟他們合夥搞一個。正好那段時間他事業受挫,沒有那麽多演出,可以投入大量精力去忙這件事情。

只有經歷過創業,才知道要傾注多少心血。當然,那幾個月魏成林成長得也很快。暑假來臨之前,他參與制作的那張專輯發行了,他的“中央C”也成立了。名人效應加上實力支撐,招生非常火爆。

不論大小,他也當老板了。再回頭想想他之前煩惱的那些事情,跟創業的艱辛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他雖然揚眉吐氣了那麽一丟丟,但是舞台依然是他最懷念的地方。在這半年來,他登台的機會寥寥無幾,他又不太擅長表達對粉絲的感激,不知該如何回應他們“快出專輯”的呼聲。

有時候,他就在還沒有裝修好的琴房裏,安靜地彈著鋼琴,低聲吟唱那些流淌在他心裏的歌曲。他偶爾把這些視頻上傳到網上,重新做回網絡歌手。

微博的評論太多,但總有一個一眼就能映入眼簾。那個ID每次都評論很多,從歌曲的創作背景,到歌曲想要表達的心情,她都能說得一清二楚。

那個ID的名字叫做“小喬姑娘QL”,連猜都不用猜,他就知道那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