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留書出走胤禛從來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第2/4頁)

“就留在你們身邊吧!”雍正輕笑:“幼時胤禛隨扈,不管走到哪裏都是姨母幫忙操持著。衣裳鞋襪、藥品與吃食等,色色樣樣準備周全。千叮嚀萬囑咐的,唯恐我有絲毫不妥。其用心程度,不是生母勝似生母。當年我年幼,只有將這種種好記牢記於心,以圖後報的。”

“如今我成家立業,正該好生孝敬姨母的時候。卻不料姨父您早早告老,要與姨母遊歷天下。既然編撰遊記、收錄食譜是姨母心中所願,做外甥的自然也不好阻攔。唯有細細為姨母打點好一切,讓您們往來皆是坦途。玩的再高興,也別忘了京城,別忘了外甥與表弟表妹們還在殷殷期盼,盼著您們能平安歸來。”

阿靈阿還在想著如何拒絕,淑寧卻已經被直接感動到落了淚:“好外甥,你放心,有你們在京城呢,京城就是我們的根。不管在外飄蕩多久,終歸是要回轉京城與你們團聚的。”

嗯嗯。

雍正點頭如搗蒜,言說姨母能這麽想就好。

至於暗衛是皇帝專屬,其余人等不可擅用?雍正呵呵,直言說這怎麽能是擅用呢?分明是奉了他這個帝王之命,替他略盡心意的同時。也如皇帝耳目般,深入到民間門。體察民情,反映一些事實存在的問題。以便他這個當皇上的,能更好的了解民生疾苦。

而不是端坐在廟堂之間門,由著那些大臣們如何忽悠。

漸漸閉目塞聽,越發與百姓脫離。

嘶!

阿靈阿倒抽了口冷氣,就佩服他這‘公器私用’還一臉冠冕堂皇的勁頭。不過不得不說,皇上這提議若能實現,確實有助於他深層次地了解地方民情。

因此上,就算阿靈阿覺得他這理由有些……

但也還是認了。

與自家福晉一道認真道謝,感激皇上日理萬機之余還能分心這些小事。

雍正正色:“姨父說笑了,關於姨母的事情對胤禛來說都不是小事,更何況您們遠遊在外,隨時可能遇到什麽突發情況呢?只有這幾個可靠暗衛跟著,外甥才能放心。”

但他放心了,淑寧還就有些擔憂。

別不別的,夢中的雍正可是個勤政的。全年無休,每天只睡兩個時辰,連後宮都少禦。辛辛苦苦給老爹補窟窿、給敗家子兒攢家業。只享了十年國祚,就生生把自己給累死了。結果康乾盛世,承上啟下的他卻不配擁有姓名。

後世之人都不免為其意難平,淑寧這當親姨母的自然不能再讓外甥陷入這麽個大坑。

離別在即,當姨母的不免對其千叮嚀萬囑咐。

讓他好生知人善用,如今朝堂人才濟濟,可用之人頗多。他可千萬別學諸葛亮,事必躬親。不但累壞自己,也讓許多人才失去鍛煉機會,發揮不出自己該有的實力來。

等他這個總攬全局的一旦……

那可真就是自己受苦,也貽害天下了。

這話說的實在有些不客氣,連阿靈阿都眉心一跳,隨時準備開口幫自家福晉打圓場。

結果,事實只在一度證明,皇上不止嘴上說著將姨母當成親娘一樣孝順,實際上也確實是這麽做的。聽此之言,都不但不以為忤,還萬般感動地點頭。

“自打外甥登基後,身邊諸人變化極大。外甥欣慰他們恪守本分,知道君臣有別的同時,心中也不免有絲絲難過。還好姨母始終如一,還是這般惦記外甥,唯恐我有絲毫不妥。”

淑寧如早年那般拍了拍他肩膀,笑容在慈愛之余還有那麽點點促狹:“是你這孩子好,當了皇上也不忘我這個老姨母。對我處處照顧,恩逾常格。我又能怎麽辦呢?自然是更好,更體貼,讓滿朝文武都知道他們的皇上值得咯!”

姨甥兩個交談許久,索性雍正飯食都是在一等公府留用的。

知道好表哥竟然還給阿瑪和額娘準備了足足六個暗衛,更又塞給了阿瑪個印信。讓他在關鍵時刻,可以向當地官員或者駐軍尋求幫助。

虎威因為阿瑪額娘即將要遠行而擔憂不已的心徹底放回原位,都有掌廚的熱情了。

親自下廚好一番煸煸炒炒,精心制作了好大一桌子席面。

乖乖喲。

這可是當朝冠勇郡王,擼胳膊挽袖子辛辛苦苦兩個時辰的戰果。其難得與美味程度,比自家額娘的手藝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直讓胞胎喜出望外,連說是借了四表哥的光。

甚至邀請他有事兒沒事兒的,多往一等公府走走。簡直把想讓大哥多多下廚,多多給他們改善幾個字寫在腦門上。

若姨父姨母仍在京城,不用他們盛情相邀,雍正也會時不時過府探望的。

可現在?

他用罷了飯菜之後,就惦著趕緊回宮。像姨母當年為自己準備的那樣,色色樣樣都給兩位老人家準備周全。

好讓他們即便人在途中,也能照樣舒舒服服、歡歡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