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太後微恙老四啊,你跟哀家說句實話,……(第3/3頁)

淑寧:!!!

再沒想到,看似憨憨的老外甥竟還有如此遠見卓識。

太後皺眉輕嗔:“哪有你這樣當姨母的,竟還說我們十四是個憨憨啊!虧那孩子處處惦著你,從新疆回來還知道替你捎玉呢。平日裏也姨母長、姨母短的,把你這個姨母掛在嘴邊上。結果……”

後知後覺,自己一個激動之間就把心裏話說出來的淑寧尷尬,臉熱的都能攤雞蛋了。

卻因為被抓個正著故,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jiao bian)一二。

好在大外甥深體姨心,及時插話:“姨母也覺得十四這想法極好麽?”

那不能說是極好,而是好極了。

直接防患於未然,不給子孫貽害。

而且,算算這個時候,北邊已經成立了帝國,彼得一世也已經上位了。夢中,那貨就趁著朝廷跟策妄阿拉布坦打得如火如荼而趁火打劫。逼迫清廷簽訂了讓雍正恥辱的恰克圖條約,又遇到馬齊那個賣國的,以至於失去貝加爾湖。

如今虎威早早攮死了策旺阿拉布坦,讓準噶爾汗國成為歷史。朝廷又打開海運,國庫私庫皆充盈,兵強將廣,又豈能讓夢中屈辱再度重演?

淑寧眉頭微皺,略組織了組織語言。然後正色:“按說此等軍國大事,更沒有我一個區區臣婦置喙的余地。可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匹夫亦有責。”

“更何況,我這還剛剛領了皇上聖旨,拿了朝廷這麽多俸祿呢?皇上既然問了,我也就姑且這麽一說。對與不對的,好歹給皇上些許參考,萬一還就拋磚引玉了呢?”

太後嘴角微抽,接著笑道:“你這倒會給自己找由頭!”

“嘿嘿,為了盡可能對得起自己那五千兩的年俸嘛。橫豎如今就咱們姐妹、母子、姨甥個,再也走不了的話。”

淑寧笑著搖了搖太後胳膊,使出她這輩子都沒抗拒得了的撒嬌**。

雍正也讓她盡管說,對與不對的,回頭他自然會找文武大臣們一起討論。再不可能頭腦一熱,直接就越過滿朝文武派人去打人家沙俄。

如此,淑寧才微笑開口:“我也不記得是在哪本書上看過了,只道外交之道,遠交近攻。古人不也是說,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

“打從咱們蕃之亂那會子,北邊就沒安好心。挑唆完噶爾丹,又挑唆策妄阿拉布坦。咱們朝廷剪除內亂的時候,那壞東西就趁火打劫。幾次番,沒個消停勁兒。邊關百姓受苦,也有損咱們天朝上國威嚴。”

“秦有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幹,誓不休戰。漢言明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隋曰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未必咱們今日之大清便沒有如此鐵血吧?”

這簡直就有幾分激將的意思了!

但雍正不覺得,他只滿目欣賞地瞧著自家姨母,言她巾幗不讓須眉。胸中豪邁,足以讓萬千男子汗顏。

並讓她放心,如今大清外患盡除,無數好兒郎枕戈待旦。

就等著哪個不曉事兒的出來得瑟呢。他的冠勇郡王、靖遠侯跟無數良將們都準備好了,隨時為了大清、為了天下而戰。

除非北邊曉事兒,乖乖的絕不挑釁,絕不給他這機會。否則的話……

他十四弟這皇陵就不會白守,那鐵帽子王的夢想便會成真。

淑寧歡歡喜喜笑,比得知自己要被賞圓明五園之一的時候還開心。太後也很樂呵,畢竟再過幾個月,大行皇帝就該入土為安,她家老兒子也就無需再守在那了。

到時候一個皇上,一個親王,兩個固倫公主搶著孝順她,還有妹妹時不時地入宮來,陪她說話解悶。這日子,簡直想一想就能美到笑出聲來呀。

可誰能想到呢?

這才到了五月裏,她家妹子就一改往日懶惰,天天往寧壽宮跑。不五時地,就要給她請請平安脈。

這日她也就是夏季天熱,貪涼多用了個冰碗,跑了兩趟恭房而已。淑寧就跟她要追隨先帝而去了似的,那叫一個緊張呀!

主動請求留在宮中,一日餐地為她操持著。就跟當年伺候她月子似的,每日湯湯水水不重樣。連湯藥都是她這堂堂清國夫人親手熬了送到她榻前,半點不假手於人。

連皇後和十四福晉這當兒媳婦的、溫憲那個做女兒的想幫著分擔一二,她都不放心。唯恐期間有個什麽一差二錯,夢中那雍正元年五月,仁壽皇太後崩,帝之生母也,奉安梓宮於寧壽宮的話就變成了現實。

小心翼翼到太後都不免惶恐,悄悄屏退左右,一臉緊張地看著自家好大兒:“老四啊,你跟哀家說句實話,哀家到底得的什麽重病,是否有生命危險,又有幾日可活?”

那一臉‘你盡管說,為娘挺得住’的眼神喲,把雍正直接造懵了:“好端端的,皇額娘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