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阿大人三告老既然已經完璧歸趙,自……(第2/3頁)

理兒是這麽個理。

但自家府邸周邊已經住滿了,根本再尋不出合適的地兒來給他建或者改郡王府。

為了能就近孝敬自家阿瑪和額娘,虎威毫不猶豫就把這郡王府給推了。

如今一被問及,這臉上的笑容就不免燦爛了些:“阿瑪也說這隆恩過於浩蕩了,兒子哪敢要什麽郡王府呢?連這郡王銜,都是顧忌著皇上的千金市馬骨意,無奈的配合罷了。再者說,兒子可是承爵長子,哪有離開阿瑪額娘再去分府別居的道理?”

對對對,就是這麽個理。

他福晉格佛賀當即點頭如搗蒜,作為兒媳婦,她可是要給公婆晨昏定省,一輩子孝順著的。

離遠了多不方便?

若阿瑪覺得家裏人多,到底有些吵?那好辦呀!夫妻兩個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特別心有靈犀地把虎團一小家推了出去。

作為功勞赫赫的靖遠公,他們也理應有屬於自己的福利。

看戲看得正熱鬧,結果一不小心就被推出去頂包的虎團:???

這麽不仗義的大哥,再不打可就真要留著過年了。

但大哥天生神力,武藝也特別高超,單打獨鬥他就是個給人送菜的貨。還是得積極發動群眾力量,三胞胎一起齊心合力勇鬥惡毒大哥。

讓他怎麽說的,怎麽把這話收回去,從今往後都不許輕提趕弟弟出門的事。

三英合夥戰冠勇,但依然沒戰過什麽的。

只能三個大漢團團把自家寶塔尖兒的額娘圍住,各種控訴,咬死了大哥容不得兄弟。大過年的,就要趕弟弟們出門,其心甚惡。

還請額娘幫忙做主,讓他千萬熄了這要不得的心思。

戰場之上,讓李氏聞風喪膽的靖遠侯擦了擦沒有一滴眼淚的眼睛,委屈巴巴:“額娘啊,兒子雖然有自己的公府,但是真的不能搬。現如今,海貿已經成了大清的支柱產業之一,能給國庫帶來數不盡的利潤、給沿海百姓帶來說不完的好處,早已成為朝廷不可放棄之重。”

“如今適逢大行皇帝孝期,皇上正傷心難過著。再過些日子,等皇上正是臨朝,兒子再往廣州的日子怕就不遠。兒子自己不能在您二老面前盡孝也就罷了,還不得將福晉跟您孫兒們留下在您膝下承歡?還得勞您幫著指導福晉,管叫幾個臭小子呢。”

聽他這麽一說,管家一把好手的但從來以婆婆和大嫂馬首是瞻的靖遠侯福晉馬上可憐巴巴。一臉額娘啊,嫂子啊,您二位可千萬不能拋棄我的樣子。

於是乎,阿大人不但一言引戰,還引起了場兒子兒媳甚至孫子們都圍在自家愛妻身邊,各種訴可憐,求不攆。

非但目的沒達成,接下來一直到元宵。

這幾個休假在家,無所事事的臭小子們就爭著搶著圍著他家福晉獻殷勤。

讓阿大人辭職之心越發迫切,恨不得皇上馬上就開璽臨朝,允許他告老。頭一天告老成功,第二天他就帶著自家福晉走人。

兒子不走老子走,非讓任何人都無法打擾他跟福晉的幸福生活。

於是,阿大人這一整個過年都沒幹別的,就在書房奮筆疾書。為了那情深意切、誠意滿滿,讓皇上看了都無法拒絕的辭呈而努力奮鬥著。

雍正元年正月,新皇才剛剛臨朝,就一連七天,收到他家姨父那措辭或者委婉,或者豪放,或者率直……

總之風格不同,但誠意俱都滿滿的告老折子。

讓他不由扶額,親自把人留下咨詢,何以辭職之心如此迫切,又到底準備了多少份辭呈?

阿大人眨眼:“這,這不是皇上還未登基之前便與奴才就有的默契嗎?頭兩遭,您還在大行皇帝孝期,只專心忙他老人家後事。將朝中大小事務都托付給奴才等,奴才就算再怎麽,也不好半路撂挑子。但您如今已經臨朝,不需要什麽總理王事物大臣了不是嗎?”

既然已經完璧歸趙,自然就該履行前言,放他卸甲歸田了呀!

阿大人星眸閃爍,一臉皇上你不會出爾反爾吧的質疑。

雍正輕咳,表示自家皇考對自己的信任簡直亙古未有。臨終之前,還方方面面為他考量著。身為人子,他萬般感激。無以為報之下只想見賢思齊,跟姨父學習,為皇父守孝三年。

所以您這是一杆子把我支到三年後了嗎?

阿靈阿驚恐,表示皇上身為人子,想要怎麽盡孝都是您的事情。但是君子一言,還駟馬難追。皇上一言,更應言出法隨,重如山嶽。

明言不支持他朝令夕改,否則的話,他也就只好繼續準備辭呈。

至於到底準備了多少?

阿大人只笑:“當年風波亭事,完顏構連下了十二道金牌才將嶽武穆召回,奴才也準備了十二份告老折子。”

雍正:!!!

這是有種你就像完顏購以莫須有罪名砍了嶽武穆似的也砍了咱,否則咱就一直告老,一直告老,絕不停息的意思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