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論功行賞你這是當咱們大清的親王爵位……(第3/4頁)

“便是兒子的兒子都在皇阿瑪的主持之下成了婚,兒子已經當了瑪法,在額娘眼中還是那個處處需要您照顧的小十四。所以時時為兒子打量著,唯恐兒子受絲毫委屈。”

德妃閑閑地瞟了他一眼:“你這臭小子既然知道,就該讓額娘省點心。”

是是是。

十四忙不叠點頭,表示自己這幾年一直循規蹈矩。可乖巧,可努力。所以額娘再不必為了兒子殫精極慮至此,甚至開口向四哥索取什麽。

“我……”

還不等德妃開口,十四就輕捂了她唇角,滿眼真誠地道:“兒子知道,額娘所思所想所為都是為了兒子。可兒子都這麽大的人了,日後的路自然知道該如何走。”

“額娘再不必為兒子擔憂,只在宮中好生享福就是。”

見德妃雙眉緊蹙,目光中似乎還有些不贊成。十四才又嘆息,說有時候,您不幫忙,才是對兒子最大的幫忙。

因為處在四哥這樣的位置,最主要考慮的肯定還是家國天下,而非私情。

再不會因為私情而罔顧國家利益。

不然的話,皇阿瑪就算只有一口氣,也會廢了他另立賢能。

既然無用,且還可能給他和自身帶來危險的事情,額娘又何必多說?再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樣的兒子,兒子總是比四哥多得了額娘許多關愛。

很難說他心裏有沒有酸溜溜。

會不會額娘越向著兒子,他就越瞧不上兒子,甚至想給兒子使點小絆子。

咳咳。

說完這話,十四就在心裏默默給自家四哥道歉。他這也是逼於無奈,想著把危險抹殺在萌芽狀態。

唔,原本的他可想不到這麽多。

看到德妃如此,也許不但不阻撓,還會幫著給老四施加壓力。但此番,跟他搭档的不是虎團那個芝麻餡的團子嗎?

擅於防患於未然的他早早提點了十四,讓他注意著些。別前腳才春風得意馬蹄疾地回了京城,後腳就禍起蕭墻,被親額娘坑了個體無完膚。

當時十四還嗤之以鼻,覺得他實在多慮。

現在想想,還真多虧那家夥絮叨了這麽幾句。讓他及時發現危險萌芽並積極掐住,保住自己未來富貴有閑散的皇弟生活。

稍後收到消息的胤禛笑,覺得往南邊兒幾年,十四弟又長進了許多。

若能一直保持如此,將來不止他們兄弟之間的相處,就連太後和新君的關系也會和睦許多。

如德妃所想,康熙也確實將表彰三軍的事情也都一股腦地推給了他。

低級官兵的傷亡撫恤等,朝廷早有定例。

只讓兵部、吏部跟戶部相互溝通,核準傷亡人員名單,再從優撫恤,按制給予獎賞、擢升官職即可。

但主帥虎團跟幾位皇子阿哥的功績與獎賞,這是三部都不敢擅專的。

只能草擬個意見,交給胤禛。

再由他請示康熙,看康熙如何批復的樣子。

“老大復郡王之位,老五賞雙俸,老七、老八、老九、十四都封親王?”康熙雙眉緊鎖,頗有些意外的看著胤禛,“你這是當咱們大清的親王爵位是街邊的大白菜嗎?一砍就是好幾車,隨便大甩賣?來來來,你給朕好好說說,這到底是誰的主意,你又基於什麽心思改都未改,直接遞上來的?”

呃……

胤禛一臉尷尬地跪下:“兒子啟稟皇阿瑪,這吏部尚書擬上來的折子是復大哥郡王之位,五弟雙俸,其余人等皆封郡王。”

“是兒子覺得,五弟跟七弟參贊軍務,沒少跟著勞心費力。只那海貿法規一百條,就很好地規範了海貿市場,足以讓八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兒子覺得,封個親王毫不為過。而海貿事如今這般興旺發達,少不了九弟之功。十四弟兩番出征,雖在準噶爾時遇到皇瑪嬤喪期,與最後決戰擦肩而過,但其功勞亦是不可磨滅。此番攻占李氏,他更主導了誘敵之計,不戰而屈人之國,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咱們大清的損失,實實在在有大功於朝廷……”

胤禛不緊不慢地說著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

表明自己真不是任人唯親,也沒有小瞧大清親王爵位的珍貴性。而是反復思量,考慮過兄弟們的貢獻,才呈上如此結果。

康熙搖頭:“你啊你,真是把什麽都想到了,唯獨沒想過自己呀!”

胤禛錯愕,擡頭就看到自家老父親的慈祥笑眼:“是,此番那幾個表現都極為亮眼,你這些個封賞也不能說是過。可你就沒想過,一下子把他們都封到了頂,日後自己登基的時候要如何加恩麽?”

胤禛雙眉緊皺,想提醒他別再說這不吉之言。

康熙卻只笑,又說死生常理,他所不諱。只恐他撒手人寰之後,胤禛過於仁德,以至於放縱了他那些個兄弟們。

在朝中素有冷面王之稱的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