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阿·天下第二福·大人他還是年輕,……(第3/4頁)

還為他在乾清宮大宴群臣,般般榮寵,簡直武將巔峰。

讓滿朝武將都以他為標杆,學而時習之。

而早在虎團趕赴李氏戰場之前,康熙就曾說過,若他能凱旋而歸。自己也將迎到城外十裏亭,命他同乘,載他同過大清門。

於是,早在傳令下去之初,康熙就已經命人趕制了新吉服。

如今聽聞大軍即將進城,立馬歡歡喜喜地換了新裝,命胤禛與他一道同往。

自打去年冬日康熙得了風寒險些不治,胤禛就對他的身體萬般看重。聞聽此言趕緊皺了皺眉:“皇阿瑪歡喜之心兒子深知,亦深深歡喜著。”

“只是如今雖然已經春暖花開,一早一晚的卻後面還有些微涼。往城外十裏亭路程說來也不近,往來不免顛簸。皇阿瑪若信得過,還是兒子代為走一趟吧。法將軍自來忠君愛國,至賢至孝,想來也能理解。”

可話還沒等說完,就被康熙霸氣擺手:“那怎麽行呢?君無戲言,朕當日可是親口答應的。而且,朕前兩日不才請過平安脈?太醫都說一切良好,老四你別太緊張了,以至於矯枉過正。”

胤禛還想再說什麽,康熙卻絕不給他機會了。

滅國之功,開疆拓土啊!

許多君王終其一生都沒有一半的武功,他區區不到十年光景就因為一對兄弟,有了兩次。

來日載入史冊,都得是令後人嘖嘖稱奇的一段佳話。

如此盛況,如此盛景,他這當皇上的怎能缺席?

非但他去,他還召了自己的心腹愛臣呢!

阿靈阿:……

有沒有那麽一種可能,他其實更想跟自家福晉悄悄出城,看著二兒子凱旋而歸的颯颯英姿?

可惜老小孩的康熙根本不給他選擇的機會,只固執地、自以為恩典地把人帶著。

甚至還想邀他一道上龍輦。

嚇得阿靈阿撲通一下跪了:“皇上一片疼愛之意,奴才心領了。只是奴才又未有寸功於朝廷,豈敢如此僭越?皇上與雍親王且上輦先行,奴才騎馬左近跟著便是。”

如此,康熙才打消了這興致而起的小念頭。

坐在龍輦中與身邊伺候的胤禛萬般感嘆著,時不時還與跟在行輦外頭的阿靈阿隔空談話,聊聊三胞胎小時候種種。

言說誰能想到呢?

不止虎威是大清將星,虎團也不遑多讓,虎圓更是朝廷棟梁。連虎宵都桃李滿天下,為朝廷培養了不少人才雲雲。

話語之間滿是贊賞,還提及朝中許多文武大臣呼籲阿大人出書──教子之書。

嚇得阿大人趕緊發揮自己的憨笑天賦技能:“嘿嘿,都是皇上擡舉,各位大臣過獎。其實,奴才十幾歲考中一等侍衛,一直就跟在君前。趕上南巡北狩、東巡西行的,連著一月甚至數月不在家都是司空見慣之事。孩子們多由福晉教導,奴才哪有什麽經驗?又哪堪出書呢?”

“就算出,也只能出一本自傳,寫寫自己被皇上、被福晉、被出息兒子們帶飛的一生。世人都說福晉有福,其實細算算,真正有福的是奴才呀!”

接下來這一路上,阿靈阿就具體講述自己原本都跟爵位無緣了,怎生被皇上青眼一路到如今。又如何娶了這麽個世人艷羨的好福晉,生了四個了不得的好兒子。

打小,他是遏必隆的兒子,額亦都的孫。

成婚之後,都管他叫小烏雅氏男人。

如今啊,他在朝堂是冠勇公、法將軍跟左都禦史的阿瑪。若常服往前面走一走,就不免被人招手打招呼:哎喲,這不是法先生家老爺子麽?

滿心驕傲,滿臉感激。

末了,這家夥還得問一問:“皇上,您說說,奴才是不是這大清第二有福?”

被逗得輕笑不止的康熙愣:“枉你把臉面都豁出去了自吹自擂這麽半天,怎麽還這般無膽,只給自己許了個天下第二呢?”

阿大人嘿笑:“奴才這可不是無膽,而是實事求是。奴才家這幾個犬子再怎麽優秀,也是捏在一塊,也不如一個四阿哥呀!說起教子這一塊,皇上才該出書呢。奴才說句僭越的,這古往今來皇帝之爭就殘酷無比。就說那盛唐,算算二十一個皇帝,有幾個是正常即位的?”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個古來聖賢之君不是本人造反就是被人造反,只有皇上兒孫眾多,且個個成才。諸子同心,為大清開疆拓土。您與四阿哥之間的父子之情、相互信任,更是亙古未有……”

打從阿靈阿開這個口,胤禛這一顆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生怕皇阿瑪想起胤礽來,直接讓姨父這龍屁拍到了龍爪子上,甚至做好了隨時幫忙求情的準備。

可事實證明,阿靈阿能簡在帝心這麽多年,對康熙的了解早就非比尋常。

拍龍屁的功夫更是爐火純青,妙到毫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