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帝為媒那些個在別家姑娘看來或者夢都……(第2/4頁)

真正做到代行皇權,行使了皇朝對蒙古的監國權利。外蒙古二百余年,潛心內附者,亦此公主。

讓康熙深深驕傲的同時也隱隱防備,甚至賜蕭嫻禮範與靜宜堂兩塊匾,分別懸掛在公主府的過殿和寢堂,用以訓示警戒。

實在理解不了阿靈阿這愛女愛到如此深沉的境界。

當然,阿大人也沒指望他理解。

他只先表述一二,為後來的拒絕打個鋪墊:“五十五年,奴才病得差點一命歸西。這才打破了以往要留女兒在府中一輩子的想法,覺得還是與她找個伴。但適齡男子最多,出挑卻少,與奴才一般深情不悔的更如鳳毛麟角,實在是不好尋啊!”

眼見著康熙都嘴角微抽了,阿靈阿也就停止自誇。

忙說自己也見過那科爾沁右翼紮薩克親王巴特尓,知道他能求得皇上出面,自然也是個少年英才,出類拔萃的。

只是還是那句話,只有這麽一個心尖尖的掌上明珠。

再舍不得她遠嫁。

康熙聽到這話忙笑:“知道,知道。知道你這老貨最是護女兒,那小子求到朕面前時,朕就已經明說了。於是乎,人家直接去找了老四。表示願意為朝廷效力,老四也同意了。此番回京,他就一起跟著,往京城先做個一等侍衛。”

“寧可將部落草場托付到心腹手中,自己多辛苦些往來照應,也再不會把你的好女兒拐去蒙古草原。”

一聽這話,阿靈阿那雙星眸就亮了。

但是,任何條件都只是附加,最主要是看自家女兒喜不喜歡。

就算女兒喜歡,也不能這般輕易答應。

沒經歷千辛萬苦,臭小子如何懂得珍惜呢?

阿大人心中暗想,強自壓下唇角上揚的弧度。恭恭敬敬給康熙行禮:“如此,奴才卻要回去問問女兒意見了。畢竟婚姻之事,如人飲水。是冷是暖,是甜是苦,都得經歷之人才能體會。”

“當年犬子千辛萬苦給他妹妹求了個婚姻自由,奴才自然也得顧及他對妹妹的一番疼愛。真正做到由著小女的心思,達到她滿意啊。”

言下之意,若是晴晴喜歡這個巴特尓,願意與他結為連理,那他自然認了皇上這個大媒。

否則的話,他也只有跟皇上請罪。

那堅定堅決的,讓淑寧在邊上都不由為他捏了把冷汗。就怕皇上惱羞成怒,罵他不識擡舉。

為此還欠身行禮,微笑解釋來著。

康熙擺手:“阿靈阿家的,你不必惶恐。朕素知阿靈阿是個愛妻護女的,為你們娘倆張目的事兒,他這些年大大小小都不知道做了多少。事關唯一愛女的終身,他要是因為是朕保媒就草草答應下來,那才不阿靈阿了呢!”

阿靈阿嘿笑:“生奴才者父母,知奴才者皇上啊!奴才謝過皇上體恤,定然把這事記在心上,與奴才家愛女好生分說,務必不辜負皇上您一番好意。”

出了行宮,回到自己所在的院子,夫妻兩個救命人趕緊把晴晴喚過來,問問她的想法。

親手掰斷自己感情小萌芽的晴晴有點蔫,一聽阿瑪額娘提起婚事來就更興致缺缺了。連具體人選是哪個都沒問,只委屈噠噠看過來:“女兒想做阿瑪文娘一輩子的小棉襖,永永遠遠陪在二老身邊盡孝都不成嗎?”

情感上,阿靈阿覺得特別成。

可理智告訴他,孩子還是有個自己的幸福小家,才能老有所養、故有所葬,祭祀不絕。

特別難得的,阿大人沒有順著女兒的話茬接下去。

而是笑眯眯地拍了拍她肩膀:“說的什麽小孩子話?比起被孝順,阿瑪額娘還是更願意你找到自己的幸福,歡歡喜喜過此生。”

“當然,你也別看著是皇上保媒,就有所顧及。皇上說了,他還記得你大哥給你求的婚姻自由。不出爾反爾,更不朝令夕改。只是受人所托罷了,最主要的還是看你是否喜歡。那巴特尓雖親緣淺薄,六親不靠,也沒有個兄弟姐妹之類幫襯……”

晴晴詫異,急急打斷了他的話:“阿瑪說巴特尓?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右翼紮薩克親王的巴特尓?”

阿靈阿微笑點頭:“雖然這個名字在蒙古這邊還挺尋常,但夠得上跟爺家愛女求婚的也就那麽一個了吧!”

晴晴再沒想到那家夥不但去求,還求得了皇上出面幫著保媒。

可是……

晴晴皺眉,低低地說了聲太遠了。

有十四表哥萬裏迢迢星夜兼程地往回趕,然後也沒見到皇太後一面的前例在。晴晴早就發誓絕不遠嫁,就在京城裏,守著阿瑪額娘。

頂好去磨磨四姑爸爸,求她把在一等公府隔壁的別院轉賣給她。

好讓她即便成婚,也能隨時隨地回娘家。照樣與阿瑪額娘,哥嫂和侄子們一處。

連經常都不願出的她,更不可能嫁到蒙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