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康熙又病明旨讓禮部準備登基大典,冊……(第2/3頁)

可事實證明,聰明人就喜歡多想。

人家十四根本就沒考慮那些,他就是從玉佩的重要跟他哥毫不猶豫將玉佩擲出去的動作上,看出了他親哥隱藏在冷臉之下的手足情。

不免新奇而又歡喜。

萬分內疚與感激之下,一遍遍跑去找胤禛。然後去一回,就能發現一點以前從未曾注意過的小細節。

比如,他哥不管怎麽忙,見他過去總會耐心而又細致地好生描述一番,從不厭煩。

堂堂雍親王,隱隱下一任皇帝,還能真缺了這塊玉佩?

錯不過就是知他心中愧疚,想著略作彌補。所以不著痕跡之間幫襯他,不讓他那麽內疚罷了。還有他每次過去,都能用到可口的點心、最愛的茶水,這難道不是兄長對弟弟的關懷?

處理政務等,也半點都不避著他。

還邀他一道分擔。

雖然被他拒絕了,但這個願意分權給他的舉動就說明了信任不防備。

虧他以往對四哥疾言厲色,萬分排斥。以為她白擔了一個親哥的名,都沒有八哥九哥對他上心。

萬般愧疚、後悔之中,十四自我攻略的相當徹底。

一聲一聲四哥叫的,熱絡又親切。

反常到讓胤禛考慮要不要給這家夥找個薩滿,好好驅驅邪。這怎麽被個女子試圖刺殺一下,就刺出遲來的兄弟情似的呢?

自己黏黏糊糊,還要言他多用心良苦。

跟他描述的細致些,不是讓他精益求精點,別白白浪費了玉料子的同時,也給那家夥找點活幹嘛?

茶水點心都是蘇培盛準備的。

作為被皇額娘親自揀選,這麽多年一直陪在他身邊的首席心腹。蘇培盛不但能把他照顧得妥妥帖帖,還記住了所有皇子阿哥與府上重要來客的口味偏好。

至於邀請分擔政務?

那根本就是以退為進啊!前幾年,虎威弟弟就給他乾坤蛋裏藏乾坤,狠狠邀功過。且炫耀了一番,自己是如何潛移默化,讓十四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放棄奪嫡心思的。

再加上那家夥不管不顧,把十四弟妹往禦前那麽一扭。胤禛哪裏還不知道,蠢弟弟是真無意皇位呢?

既然如此,那他肯定也知道避嫌呀。

為了耳根清凈,胤禛每每邀請他一道幫忙參詳政事。結果目的雖然達到,但十四看著他的目光也越發黏黏呼呼,叫四哥叫得也更親切熱絡。

可惜不管他怎麽解釋,十四都有辦法歪樓,然後用看絕世好哥哥的親熱崇拜眼神瞧著他。

百般糾正無果後,胤禛也只好聽之任之。

還默默安慰自己: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墻。再怎麽著,崇拜自己的弟弟,總比掐尖要強處處給自己挖坑的弟弟強吧?

就是消息傳到塞外,不知道皇阿瑪會怎麽想。

會不會因此而生出新的忌憚來。

可事實上,康熙哪還顧得上那麽多呢?

自從去年年底,皇太後重病,他衣不解帶的照顧著,也跟著病倒之後。才稍稍好了一些,太後就大行。他又是哭臨又是守孝的,足足折騰了兩個多月。

不但瘦的不行,還腳面浮腫,不良於行。每天早晨稍稍醒的早一些,就頭暈目眩,渾身發顫。上來那個勁兒還心跳如擂鼓,連呼吸都有些困難。

除服之後,往湯泉行宮調養了一段時間,可算見好吧,又有那賜浴、賜衣之事,氣得他大發雷霆。

把所有相關人等收拾了一個遍後,身體又宣告不支。

來來回回數次,今夏才算徹底養好。

等藏地大捷,策妄阿拉布坦授首,準噶爾汗國徹底成為歷史的大好消息傳來時,他又忍不住天心激蕩,龍顏大悅。

又是謁陵又是祭拜天地、敬告列祖列宗、大宴群臣等的好一通忙活。

沒歇息幾日,再度匆匆趕往塞外。

一路的舟車勞頓便不說了,就是整日裏狩獵、宴請蒙古王公,被頻頻敬酒等對他這個身體來說就是個不小的負擔。

這日只略飲了幾杯,吹了些個塞外秋風,人就又病倒了。

此番還引發風疾。

那原就不怎麽舒暢的右半邊身子,如今麻木更甚。嘴歪眼斜,說話間都能滴落好大一灘子涎水。

各種狼狽不說,還幾度踩在鬼門關邊緣上。

虧得隨身太醫醫術精湛,竟靠著一手精湛的針灸技術,生生將人救回來不說,還很大程度上地改善了他嘴歪眼斜的症狀。

再度跟閻王爺打了個照面之後,康熙這回是真怕了。

怕自己死了,儲位還懸而未決,皇子們龍爭虎鬥將正蒸蒸日上的大清都得如江河日下,甚至分崩離析,在被攆回關外放羊。

到時候,他別說昂首挺胸去見列祖列宗了,能不被祖宗們吊起來的都是好事。

尤其此時,太醫還在苦口婆心。

言說他此番病情來勢洶洶,實在危險不已。好在上天庇佑,順利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