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嚴格監管起初,阿大人還點頭:保證書……(第2/4頁)

以至於太子動輒得咎,惶惶不安之間,各種想法子籠絡群臣,為自己添加籌碼。結果目的沒有達到,反而讓皇阿瑪愈加防備。辣手頻出,父子矛盾深化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皇阿瑪三十幾年心血付諸東流,太子也生生將自己作成了廢太子。

有這等前車之鑒在,胤禛哪兒還能讓自己再重蹈覆轍?

阿靈阿:!!!

越發覺得妻外甥通透,大有機會了怎麽辦?

再沒想到,當年夾在皇貴妃與德妃娘娘中間的小可憐竟一步一步成為世人贊譽的雍親王,竟還有可能從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成為下一任帝王啊。

倒是早就知道了答案的淑寧淡定無比,只借著難得跟大外甥見面的機會,細細地關心他,聽他講從江南到廣州的種種見聞。

姨甥兩個許久未曾這般交談,氣氛倒是難得的溫馨和樂。

讓胤禛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般,每天都很輕松愉悅。

可惜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轉眼間,皇上又要奉太後往熱河行宮避暑。皇三子和碩誠親王胤祉、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禛、皇七子多羅淳郡王胤祐、皇十五子、十六子跟二十子隨行。

此番,弘暉正新婚燕爾,就被留在京城。

弘旻卻被帶上。

從京城一直到遙亭,一直也未見下雨。康熙言說看奏折外省都說春苗挺好,可這一路上也未曾見雨。這麽看來,不止京城地方幹旱。如今麥穗秀齊,再不下雨,哪能結穗?

他心念百姓,一心盼雨。讓人趕緊把這旨意記錄下來,發往京師,命大學士九卿等虔誠祈雨。

接到消息的阿靈阿有一點點懵,這大熱天的?

但淑寧卻不允許他怠慢。

畢竟夢中,五十五年的災情還挺重。後來皇上禦駕回鑾,言說自己都已經發了明旨回來,有部分大臣卻未曾好好遵旨辦理,心意不誠,為此還處罰了幾人。

雖然不管夢裏還是現實中,晚年康熙都有那麽點朝令夕改的意思。

前頭公推太子時違背他旨意,跟佟國維兩個一道保舉八阿哥的馬齊當時被罵到狗血淋頭,恨不得千刀萬剮。

幾度朝堂惡罵,連馬武、李榮保等都被連累得不輕。

結果呢?

這才幾年呀,馬齊幾兄弟就被接連釋放,前幾天,馬齊還被復了武英殿大學士之位。

另一個八爺黨鐵杆的揆敘也被提拔成了左都禦史。

如此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有些明顯可以避免的悲劇,還是避免了吧。自家這好不容易打成的絕對皇黨成就,可別敗在這區區祈雨的小細節上。

阿靈阿:……

雖然有點不太理解福晉的過度謹慎,但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聽福晉話。

尤其此次重病初愈,看到自家福晉到底對他有多關心、多重視之後。阿大人這心裏就跟吃了蜜似的,萬分注意自己身體。

因為他總覺得,如今自己的命不僅是自己的,還是淑寧的。

他要有個什麽萬一,淑寧很可能不會獨活。

淑寧是沒有一種叫做讀心的技能,否則的話,非得問問這家夥到底哪來的自信不可。

康熙一到熱河沒多久,就天降大雨,河水都長了七寸。康熙大樂,言說此地雨足不必再求雨了,並寫信問京城如何。

結果大學士們回信說京城雨未沾足,但是熱河下雨了,他們很歡喜。

可把康熙氣的,直接把負責這件事的大學士嵩祝給訓斥了一頓:“朕因憂慮嘆旱,兩降諭旨,在京諸臣延遲日久,才上折子說熱河得雨,臣等不勝歡喜。只熱河得雨,有何歡喜?”

認定了部院諸臣貪圖在家安逸,祈雨之處可能都未曾親到。

把嵩祝好罵,怪他既沒有直書申飭,有沒有查明彈劾,有負大學士之職。讓他趕緊快馬回京,把這個事查個清楚明白。

嵩祝這才不敢怠慢,匆匆回京,把相關大臣都給彈劾了個遍。

所有涉事之人降職的降職,罰俸祿的罰俸。

倒是養病之中,可來可不來的阿靈阿每日必到,誠懇至極。都快被罵蒙了的嵩祝可算找到了一個正面典型,怎能不大書特書,好好表揚一番?

康熙見了之後果然頗多感慨,親筆提了崇先裕後四字,命內務府制成匾額賞給阿靈阿。

屆時,讓敦郡王胤俄親自去懸。

胤禛為自家姨父高興的同時,還覺得讓老十去多少有些不夠隆重,不如他來。

因此還得了康熙好大個白眼:“你小子,是覺得胤俄去不夠隆重,還是想借此機會再往一等公府蹭頓燕皮餛飩呀?”

胤禛臉上一赧,滿滿這都被皇阿瑪看透了的窘迫。

父子兩個相視一笑間,竟有些讓胤祉插不進去話的無力。可惜皇阿瑪滿心滿眼,都是江南各地百姓盛贊,對促成了這一切的胤禛頗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