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態度打就一個字,不接受談和,也不接……

江南這邊形勢一片大好,西邊戰線也是勢如破竹。

本就奔著將整個厄魯特蒙古盡收囊中的大目標而來,康熙初派兵的時候,就直接從各地抽調,派了整整二十萬大軍去。比淑寧夢中,康熙五十七年,策妄阿拉布坦殺拉藏汗,十四受封大將軍王、代皇上出征的那十萬兵馬多了一倍。

而且,因為前面諸如裁撤老兵、殘兵、弱兵,再加上每年嚴謹考核等等因素。

此番帶去的兵丁整體更年輕化,戰鬥力自然也是倍數增長。如此之兵,如此之兵力,對厄魯特蒙古,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才剛一照面,就取得了壓倒式勝利,很快光復哈密。

此一戰,冠勇侯之名再度響徹軍中。

小小試探,結果惹來大軍壓境。這般來勢洶洶,竟是要盡滅整個厄魯特蒙古般。尤其這領兵之人,還是當年一槍攮死他那叔叔的冠勇侯法士尚阿。

據說那位雖年紀輕輕,卻有豐富帶兵剿匪經驗,擅長各種戰術、戰陣。

還天生神力,百發百中。

領軍能力極強,能讓一眾皇子、宗室王爺等乖乖聽命,不敢有半分違拗。最要命的是,康熙還極為相信他。

將軍中之事,悉數托付於他,再不像別的將軍一樣。恨不得事事都先請示上意,依旨而行……

想想,就讓策妄阿拉布坦嘴裏發苦。

當年他跟清廷合作,前後包抄,幹掉了他那叔叔噶爾丹。雙方分了他的故地,以至於清軍死守在哈密一帶,牢牢鉗制著他。

從康熙三十五年至今,一直未能收復失地。

天幸這幾年,康熙垂垂老矣,太子兩廢兩立。眼瞅著清廷那些個皇子為了爭太子之位,都快打成烏眼雞了。康熙也在幾個兒子之間搞權衡,怕是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內鬥上。

所以,他才出奇兵,想著奪回哈密一代,哪想著清廷竟派來這麽多兵馬?

自忖打不過的策妄阿拉布坦很俊傑,當即就率軍退到了烏魯木齊,然後給虎威這個撫遠大將軍寫信求和。

嗯,也跟他叔噶爾丹似的,提出了類似於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說法,企圖和解。

信件到手,十四直接大樂:“這家夥,長得醜,想的倒挺美啊!難不成以為咱們哥倆帶著二十萬大軍萬裏奔襲而來,就為了監督他們回伊犁老家嗎?嘖,還和解呢,這時節就算投降咱都不帶答應的。只有一鼓作氣,讓整個厄魯特蒙古、那所謂的準噶爾汗國成為歷史!”

嗯,事兒是這麽個事兒,但可不帶像十四所言那般,直接派兵掩殺過去的。

雖然那麽一來,可能速度更快。

但他只是將,是戰是和,斷沒有不問問君王,就擅自做主的道理。就算只是個過場,也必須給走好了。

於是,虎威自己龍飛鳳舞寫了封折子,再加上策妄阿拉布坦的信。

趕緊著人八百裏加急,一路送回到京城去。

等著皇上聖裁。

康熙原本就有臨終之前再來一個絕世武功的打算,正趕著國庫、私庫皆充盈。胤禛、胤禟哥倆往江南又剛薅回來大幾百上千萬兩銀。

後勤保障相當充足。

還有什麽說的呢?當然是一路殺過去,報他們厄魯特蒙古幾次三番主動挑釁朝廷的仇啊!

就如他乖孫子弘暉所說的那樣,理應殲滅,以彰天討。

下令之前,康熙還特意召見了莊親王博果鐸跟十三阿哥胤祥:“征討厄魯特蒙古,主要打的就是個後勤供給。這一塊上,你們爺倆務必給朕牢牢管好,切莫有絲毫疏漏。”

“那是當然!”莊親王斬釘截鐵地答:“這根本就不用皇上您多吩咐,那戰場上領軍打仗的都是誰呀?虎威,我好兄弟的兒,我的侄兒!還有我自己的兒!哪怕是為了他們呢,我也得豁出這條老命去。寧可累死在戶部,也絕不短少他們半點供給……”

激動之下,莊親王都忘了自稱奴才了。只說自己會如何如何,保證大軍供給。

十三也笑,言說若國庫無銀,這糧餉上籌措起來自然千難萬難。可現在國庫、私庫豐盈,皇阿瑪又極為看重西邊戰事。

唯恐那些出征的將士們因為後勤糧餉問題,而影響到整體發揮。

屢屢督促,兒子與莊親王伯又哪有不仔細在意的?

保證盡心盡力,別的不說,絕不讓戰事在糧餉問題上出了岔子。

有他們這番保證,康熙自然就放心了許多。

趕緊命人給虎威傳信,打就一個字!

不接受求和,也不接受投降。再三包容之後,便他再怎麽仁德,也絕不允許策妄阿拉布坦那等反復無常的小人再有犯我大清邊境,擾我大清子民的機會。

有了這份回復,虎威可就再不束手束腳了。

趕緊給一眾將軍開會,先轉達了皇上寧可斥巨資打仗,打空國庫,也要盡滅厄魯特蒙古。不再給他死灰復燃,再行騷擾大清邊境機會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