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傳諭諸皇子老八有沒有冤枉他們不知……(第2/4頁)

本就酷愛此道,又在這上頭領了重要差事的誠親王好像被打了雞血。每日裏兢兢業業,恨不得立即就把書修好了交給皇阿瑪禦覽。

給自己再加一個強有力的上位理由。

自從公推太子事後,胤禛就知道隔壁八弟被皇阿瑪當成了頭號眼中釘。南巡北狩,走哪兒帶哪兒。生怕老八在他目光所不及之處,幹出點什麽結黨營私的勾當來。

這些年,唯二沒領老八的,可能也就是良妃娘娘病重,與此番良妃娘娘兩周年忌日。

結果這麽幾天的空档,就搞出這麽好大事兒來!

曾經也被皇阿瑪寄予厚望,各種關心,才十七歲就封為貝勒。親自指婚安親王嶽樂最疼愛的外孫女,幾乎明示他可以借安親王一脈的勢。

結果呢?

就因為被大臣保舉,覺得他能做繼任之君。堂堂皇子,就被折辱至此,斷絕了所有希望。

即便是同為競爭者,胤禛也難免有那麽幾分兔死狐悲之感。

物傷其類。

畢竟,胤襈反復叫冤,他們的親阿瑪卻沒肯查一查,到底怎麽回事。只認定了他結黨營私,忤逆不孝。故意送死鷹來,刺激老父親。

像極了借題發揮。

偏那諭旨上明明白白的寫著,眾阿哥俱當念朕慈恩,遵朕之旨,方合子臣之理。

言下之意,誰若是膽敢給老八求情,便不是好兒子、好臣子了。

因此上,胤禛倒也不敢再說什麽。只乖乖地上了請安折子,言語之間全都是對自家皇父的關心惦念。半點沒提老八跟那糟心的鷹,倒是把虎威跟老十、老十四新近傳回來的好消息一並隨折子快馬加鞭地遞了過去。

皇阿瑪英明,讓那倆混小子在虎威身邊這麽一學習,竟還進步了許多。

都知道民生多艱,山高皇帝遠之間,許多好政令都無法下達的道理。要踏踏實實好生努力,長成皇阿瑪的左膀右臂,為皇阿瑪分憂了雲雲。

半點不避諱弟弟們的成長,只單純為他們開心。

十足好兄長模樣。

讓康熙瞧了,都不免露出這麽些日子以來第一個真心笑容。言諸阿哥裏頭,就老四最像他!雖不苟言笑,瞧著好像不好接近的樣子。

實際上,卻最宅心仁厚,對手足兄弟頗為關心照顧。

胤礽得狂疾時,脾氣暴虐。氣極之時,連他這個皇子阿哥都沒少被鞭打踢踹。偏老四不但不記恨,還念著與胤礽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又為他說情,又給他送年貨的。

如今,某些皇子如孔雀開屏般,時時處處不忘展現自己的長處。

只有胤禛,還知道給弟弟說好話。

其余諸皇子:……

沒什麽說的,就佩服四哥。居然能在此情此景之下,憑一封信,刷足了皇阿瑪的好感。

當然也感謝他。

因為他這封信,皇阿瑪郁悶了幾日的心情終於有些舒緩。不再像前幾日那樣,說著說著,話題就轉到八哥那裏。

然後就是一番咬牙切齒,痛苦大罵。

讓他們跟著跪了又跪,兒子等請皇阿瑪息怒,萬萬以龍體為重的話說到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還好有四哥。

這一波,就算因為剃毛剪辮之仇一直耿耿於懷,最瞧不上胤禛的老九也得說一個服字。

同樣的諭旨傳到江南去,被虎威看見之後,可就成了他鞏固教育成果的絕好輔助道具。在十四震驚瞪眼,有些懷疑自己眼神的時候,他這盈滿同情的眼神就已經看過去了。

直瞧得十四有些頭皮發麻:“好好的,虎威表哥這麽瞧著我做什麽?”

早已經洞悉好表弟是怎麽個念頭的十十打了一手好配合:“還能怎麽著?同情你唄!想當年,你可是為了給八哥求情,不惜拼死的勇士。誰知道皇阿瑪這形同狗彘的阿哥……”

是不是指你這幾個字,胤俄沒有直接說出來,只給了十四個眼神讓他自己慢慢去體會。

當場嚇得十四冷汗冒出來:“不,不能吧?我,我自從那以後,一直表現良好,再也沒有犯過那種糊塗了。皇阿瑪大人大量,應該不會因為這等小事,跟他最疼愛的十四計較至今吧?”

胤俄搖頭,只說了句那誰知道呢?天威難測。說起疼愛,咱們這些兄弟加一起,能有如今鹹安宮那位一個小手指頭多嗎?

繈褓中便立為太子,打小就被皇上萬般疼愛。

遍請全國名儒悉心教導。

連帶著赫舍裏氏都跟著水漲船高,姻親恨不得遍布朝堂政要、勛貴名流。

煊赫時候,那位就比不上朱元璋那滿朝皆是太子黨的太子朱標,也相差無幾了。就連一廢之後,皇阿瑪還萬千後悔,挖空了心思地幫其復位。

就怕別個皇子當了這繼位之君後,自己心愛多年的太子沒了好下場。

如今呢?

說廢,不就又給廢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