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千叟宴真·全家老少齊合力,都在絞盡……(第2/3頁)

心無所求,兒子也躺得平平的她們無所顧忌。堅信只要自家兒子不蠢蠢欲動,就是給皇上最好的賀禮。

倒是惠妃到底念著大阿哥。

此番大阿哥哥又沒像淑寧中所見那樣,孤注一擲地去請殺胤礽,被康熙徹底厭棄,幾度言其該死。惠妃自然而然也不會為了保住兒子性命,親自上書要求處死她,並在往後都跟兒子保持距離。

現在只是一個張明德案罷了,魘鎮事都因為證據不足而未被定論。

以至於直郡王雖然失去了自己的郡王爵位,重又變回了光頭阿哥。在行動上卻並未受限,原本的佐領、旗下人等也沒有被收回。

這可不就讓惠妃看到了希望,想著他們父子重歸和睦,兒子也能從光頭阿哥的尷尬境地中走出來嗎?

躺平躺得好好的胤禔:???

不得不親自入宮一趟,跟額娘好說歹說。讓她老人家千萬按捺住,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

免得皇阿瑪又以為他賊心不死,試圖翻身甚至重新站起來。

再老話重提,讓他罵個狗血噴頭。

惠妃:……

雖然有些不甘,但聽了兒子入情入理的分析,到底忍不住長長一嘆:“也罷,功名利祿轉頭空,到底是你跟孩子們平平安安的才重要。二阿哥當年尚在繈褓,就被封為皇太子。自幼被皇上親自教養,有索額圖處處護持。皇上幾度誇耀,言說有此子是社稷之福、天下之福也是他的大福,結果到頭來又如何呢?”

再怎麽萬千驕傲的太子,一旦成為了他帝王路上的絆腳石,也照樣被踢掉。

呵呵!

想想也是諷刺。

當初帝後雖然政治聯姻,卻感情甚篤。元後在最好的年紀裏,拼命為皇上生下太子。皇上傷心之余,常往鞏華城去看她。四年裏去了八十一趟,連十六年過年都在那兒陪著元後棺槨。

後宮諸妃誰提起來,不得一邊擰帕子,一邊羨慕嫉妒?

以為元後雖死,卻永遠活在了皇上心裏。

結果呢?

那個皇後臨死都要拽著皇上手,讓他好好照顧撫養成人的孩子啊,竟然被兩立兩廢。這下怕是不瘋,都要被生生憋屈瘋了。

胤禔能夠想開,遠離這奪嫡漩渦倒也沒什麽不好。

同樣身為額娘,同樣為兒子好,德妃卻只盼著自家十四別躺那麽平。

卻不想胳膊根本帶不動大腿。

十四只無奈搖頭:“兒子的親額娘啊!您也不想想,三哥,四哥跟五哥,那可都是親王爵位。一年俸祿就有整整一萬兩,世子也有六千,就算前頭皇阿瑪賜銀,他們還都有五千兩。”

“兒子只是一個貝子,區區固山貝子!俸祿少,爵位低。說句不好聽的,哥哥們拔根汗毛都比兒子腰粗。跟他們比財力,兒子拍馬也攆不上呀!索性從心,在用心上下下工夫便是。”

這好像他武威表哥當年那個金帆船,時隔多年,依然穩穩當當地擺在禦案上。

老四那個小心眼的,每每過去秉奏都要瞧那金帆船一眼又一眼。稍微立點功勞,皇阿瑪問他要什麽賞賜的時候,就免不了打金帆船的主意。

朝野之間,誰見了不得誇冠勇侯一句巧思,一雙巧手?

有這珠玉在前,十四可不就惦著見賢思齊一下麽!正好皇阿瑪要巡幸畿甸,他跟虎威表哥都在隨扈之列,屆時正好趁機討教一二。

他這惦著請外援,胤祉忙著收拾園子。

前幾年,康熙分別賞了他跟胤禛一塊地用來修園子。胤祉精心修建了熙春園,自四十六年建成開始,便幾乎每年都能成功邀請聖駕。

今年萬壽之前,他打算再請一次,再現皇阿瑪這對其余皇子所沒有的殊榮。

胤禛也在給康熙準備什麽壽禮而煩惱。過於貴重,難免被懷疑奢靡甚至貪腐。不夠貴重,又很難脫穎而出。

最好花費不多,別出心裁,又顯得用心十足,且不過分阿諛諂媚。

嗯,比他額娘德妃的要求還要多一些。

自然也就更難一些,真·全家老少齊合力,都在絞盡腦汁想法子。

直到臨近萬壽節,京東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各省自發過來給皇上祝壽之人,其中不乏老年者。皇上為體恤百姓之故,特意命阿靈阿這個九門提督好生關照著。

現在正是冷熱交替之際,為防來人等風寒,或者水土不服。還特意從太醫院裏擇選了幾名太醫,隨時待命。

還命人在西直門外趕制各省龍棚,好方便各省祝壽老人齊集。

表現得對這些個前來祝壽的老者萬分關注時,胤禛才靈機一動,漸漸有了想法。

三月十七,萬壽節前一日。

皇上奉皇太後自暢春園回宮,直隸各省官員士庶夾道跪拜歡迎禦輦,一些耄耋老人們跪獻萬年壽觴。

康熙直接停輦慰勞,還賜了老人們壽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