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各方反應讓你繼續躺回去,別亂翻身,……(第2/4頁)

日後就算是考封,也能得個二等鎮國將軍的爵位。好生表現些,沒準能撈個貝子,甚至貝勒呢!

弘暉兄弟兩個本來也沒覺得他會是個什麽威脅,只恐他傻乎乎與八阿哥往來,成為敵人插在自家心頭的一把利劍罷了。

如今見他乖覺,態度上自然好了不少。

總之,舊的太子倒下去,新的太子還未立起來。

有雄心壯志的,開始謀劃著,要以怎樣的姿態加入戰場。自立,或者說選一個看好的兄弟追隨。

躺平派們則琢磨著,要怎麽躺,躺到哪裏才不會被誤傷。

各揣心腹事。

阿大人卻只能小心翼翼的按捺住滿心快樂,兢兢業業陪在康熙身邊。

看他終於下定決心,親手寫下二廢太子的詔書。

頒行天下。

前見胤礽行事乖戾,曾經禁錮,繼而朕躬抱恙,念父子之恩從寬免宥。朕曾在眾人面前說過,他看著像能改。

他自己也在皇太後眾妃諸王面前堅持盟誓,想來他應該能痛改前非,晝夜警惕不再犯同樣錯誤。不想從釋放之日後,乖戾之心又顯露。這幾年以來,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不辨,大失人心……

那一句一句,盡數說出廢太子種種缺點。

言說自己當日便說善則為皇太子,否則復行禁錮。档冊之中詳細記載著呢,如今胤礽已是毫無可望,所以才又下了這個詔書雲雲。

聽得阿靈阿頗為神清氣爽。

但是看著康熙的目光卻又滿是疼惜,時常勸他不管如何一定保重身體。

對於再廢太子事,他也只道:“太子乃是皇上之子,您對他的了解,肯定比奴才等更切。太子復立後,皇上日加訓誨,就是盼著他能改過自新。如今皇上洞鑒,他並沒有改。那考慮著太·祖,太·宗、世祖創立宏業之艱難,不得已出此乾斷,奴才自是聽從您的一切吩咐。只盼著您能以江山社稷為念,萬萬保重龍體。”

說起這個,康熙就又無限痛惜。

說起自己曾對太子的殷殷教誨,萬般期望。為了父子之情,為了大清江山幾度隱忍。結果太子卻怙惡不悛,毫無可望……

橫豎千錯萬錯,都是太子的錯,都是他身邊那些結黨營私的小人之過。

以至於他就算再怎麽憐惜,也得為了大清江山故,忍痛廢之。

並言說如今聖旨已頒,事成定局。讓群臣不必再說,說也無益。他以後要是再行復立,又何以示天下?

聽到這麽一句,阿靈阿才確定太子這把是真的完了。

之後,康熙還以內務府積壓事物甚多,所關緊要為由,將原大學士馬齊出任總管事。

更將前頭跟張明德案有千絲萬縷關系的鎮國公普奇又任命成了副都統?

蒼了個天的!

當年那個張明德案,普奇那貨可是首惡。就因為他深恨太子暴戾,每每鞭笞他。被順承郡王引薦了張明德那個妖道後,才計上心來。

把那廝好生包裝成了個世外高人的樣子,分別引薦給了大阿哥和八阿哥。

因為他,堂堂直郡王被削成了光頭阿哥。八阿哥被當眾怒罵,稱其有不臣之心,還不許任何人求情。十四阿哥不信那個邪,竟還想著死諫力保。

當年若不是五阿哥手疾眼快又手足情深,拼死抱住了皇上,如今,十四阿哥墳上的小樹怕是都能亭亭如蓋了。

這麽個禍頭子,阿靈阿以為皇上沒砍了他就已經夠仁慈,如今竟還復重用了?

同為人父,阿靈阿表示不理解皇上這個操作。

淑寧只笑,這算啥呢?

日後神奇的多著。

咱們現在瞧著普齊那麽坑害太子,倆人注定死仇。可哪想著,後來的礬水案,那貨還成了太子黨呢?

硬要說,這東西可能跟天下大勢一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個定數吧。

宦海沉浮,沒有永恒的夥伴,只有永恒的利益。

馬齊出事之後,牽連甚廣,瞬間門樹倒猢猻散。格佛賀那些個昔日的閨中密友們,都一個個與她斷了聯系。

直到她懷了二胎,一等公世子福晉兼冠勇侯福晉的位置固若金湯。

那些個悄悄走開的所謂閨友們,才一個個重又湊了回來。

現在聽說馬齊重又被啟用,前頭被牽連的家人們也都重獲自由。以前被貶官的那些除了馬武跟李榮保另有安排之外,其余的也都官復原職。

她們這一個個的,可就更加熱情了。

對此,淑寧只微笑著囑咐自家臉帶愁容的兒媳婦:“趨利避害,人之本能也。只是你那些所謂的閨友,表現的有些過於明顯,難免讓人心有唏噓。”

“咱們蝴蝶兒若是不介意,尋常往來倒也無妨。若始終過不去心裏這個疙瘩,也不妨遠離些。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到了你如今這個身份,早已不需要過分討好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