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懸崖勒馬(第2/4頁)

再沒想到,幾經明示暗示,竟一個出來勸阻,讓他三思而後行的都沒有。

咳咳,他也不想想,前面那些冒頭的太子黨們不是被殺,就是被貶。剩下的原本就是些無足輕重的小角色,邊緣形太子黨,自保都還來不及呢,又怎麽會真為胤礽拋頭顱灑熱血?

畢竟之前在行宮之時,皇上態度那般決絕。

都恨不得跟太子不共戴天了。

這回又反復。

誰知道哪天,他又想起帳殿夜警事件,再來這麽一回呢?

到時候,今日力保太子這些人,都將成為他活生生的眼中釘。而且,若太子真個被廢,那麽未來不管是哪一位皇子阿哥繼位,今日站出來的,都將被視為鐵杆太子黨。

風險太大了啊!

就算僥幸成功,太子被廢而復立且順利登基,站出來的人也未必會得到重用,不站出來的也肯定不會被趕盡殺絕。

但若太子不成功,那可就容易橫也是死,豎也是死了。

聰明的大臣們開始明哲保身,找不到台階兒的康熙也只能硬著頭皮道:“朕意已定,當即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廢斥皇太子,著行幽禁。”

直到聖旨發下來,阿靈阿才算長出了一口氣。

天可憐見的,他等著盼著這麽些年,可算看到那無恥之人被廢了!

若不是瞧著皇上龍顏不悅,又被好大兒反復告誡。知道皇上自從帳殿夜警事件之後,越發加大了對諸皇子、文武大臣們的掌控。

也隨後就在府中發現了兩個來自於宮中的眼目,使他心中越發忌憚。

阿大人都恨不得呼朋喚友,好好浮上幾大白。

淑寧眉眼含笑,都沒忍心打破他這小慶幸。這才哪到哪兒啊?夢裏面,太子可是被兩廢兩立。一直到康熙五十八年,還有人以弘皙頗賢為由,企圖三立太子呢。

要不是皇上這二心不定的,又舍不得廢掉原配嫡妻為自己養育的嫡子。又怕自己年事漸高,太子羽翼漸豐,等不及他壽終正寢。

老這麽反反復復的。

也不會讓其余皇子們看到希望,玩了命地坑害太子、表現自我加上相互內鬥。

為了爭權奪利,甚至把國家社稷放在一邊。

本該九龍齊心的局面變成九龍奪嫡,虧得有雍正殺伐果斷,力挽狂瀾。不然的話,那所謂的康乾盛世到了康熙晚年就有些乏善可陳了。

淑寧唏噓,只囑咐自家男人千萬千萬謹言慎行。

切莫因為皇上信重你就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之前先想想我和孩子們。

阿靈阿覺得事已至此,再不可能有什麽反復。

可沒想

到,稍後皇上上朝就開始警戒諸皇子。各種以蒙古爾泰、德格類,碩托、阿達禮等舉例。連鰲拜和蘇克薩哈當年事都被列舉出來。

言說胤礽之事已經了結,諸皇子之中若有人再敢借此邀結人心、樹黨相傾者,斷不姑容。

至此,胤礽雖然被廢了太子之位,但皇上對其的思念卻與日俱增。

這日更微服往關押之地,親與他說了許久話。

再出來之時,父子兩個都紅了眼眶。

原以為事情已經塵埃落定,再無更改的胤禔滿心急切,恨不得趁著康熙對胤礽還有幾分怒意的時候將他殺了幹凈。

甭管日後哪個兄弟繼位,總歸不用在胤礽面前卑躬屈膝,甚至搖尾乞憐。

好在他有個好福晉!

當伊爾根覺羅氏聽著自家酩酊大醉的爺竟出此之言時,驚怒之下狠狠一巴掌甩過去。當時就把胤禔那八分醉意抽了個幹幹凈凈,只目瞪口呆地看著她:“伊爾根覺羅氏,你大膽!”

伊爾根覺羅氏冷笑:“也許吧。橫豎都要沒命了,臨死之前放縱一二又有何不可?妾身十幾歲被指婚給王爺,一直以王爺為天。為了王爺歡喜,寧可拼了這條命去與你生兒育女,差點死在產床上。”

“雖無怨無悔,卻也從未有一日敢肆意展顏。唯恐自己哪裏行差踏錯,拖了王爺的後腿。結果王爺您呢?竟為了一己私怨,置咱們這一大家子的死活於不顧嗎?”

“我……”

“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心中有氣,我能理解。但皇上便不屬意於你,這麽多年來也沒少器重你,甚至當年還讓裕親王伯替您背了罪責。所有皇子之中,第一個封你為郡王。只你腳踏實地,盡賢盡孝,皇阿瑪未必看不到你的好。你何故放著好好的日子不好好過,自取死路呢?”

伊爾根覺羅氏淚:“那位再如何,也是你的手足弟兄。皇上能從窺視布城裂縫,而想著那位或者刺殺或者鴆殺,怒而廢了太子。又如何不想你今日能請殺手足,明日會不會與人結黨謀害君父?因而認定了你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之情,是個亂臣賊子,天理國法難容?!”

此一問簡直如振聾發聵,直問得胤禔汗出如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