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阿大人出手那個仇,阿靈阿記到現在。……(第3/4頁)

雖然說自從宋真宗之後,歷代帝王都以泰山封禪為恥,自他以後再無泰山封禪。

滿人也更重視自己龍脈興起的長白山。

但泰山也依舊有著無與倫比的象征意義。這不就皇阿瑪剛命胤祥祭拜完太山,往他身邊阿諛的臣子們就明顯增多了?

那小子肉眼可見地張揚了許多。

胤祥:……

這大概,就叫疑心生暗鬼吧。他從一個小透明皇子,到如今頗得聖寵。皇阿瑪往哪兒都帶著,常讓十四羨慕嫉妒恨。

他高興幾分又怎麽了?

到底是生平第一次,皇阿瑪委托如此重責大任呢!

順利完成之時,他甚至遺憾如今太子身體違和,姨母也在靜養中,否則的話,非往膳房要上桌子席面好生慶祝一二。

在淑寧的夢中,十三終康熙這一朝都沒得到任何爵位。只閑散宗室般地熬到了雍正年間,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只是被關在養蜂夾道那段時間,讓他患上了嚴重的鶴膝風。

後來又為報答雍正的知遇之恩一個人幹著好幾個人活計,還要給雍正尋墓地、幫他養孩子。以至於積勞成疾,早早撒手人寰。

任由雍正哭得手帕上沾滿血淚,也依舊無濟於事。

所以見小可憐這般興致勃勃,淑寧不由提點了幾句。讓他千萬千萬小心謹慎,不可得意忘形,切切謹記誠郡王之事。

敢於在他額娘孝期之間剃頭的老三絕對是胤祥最最討厭,沒有之一。

一經提起,他那眉頭就皺成了一個川字。

只是他感念淑寧當初恩情,對她向來敬重。這才忍著不悅聽完,並認認真真地與她道謝。

索額圖來了之後,不但帶了不少名醫,還直接住在了胤礽隔壁。每日裏湯藥親嘗,處處親力親為。也不知道是名醫確實有效,還是索額圖這般周到起了效果。

總之,他才到沒幾日,太子的病情變略有好轉。

康熙松了口氣兒的同時,也決定再次閱河。然後留胤礽在德州行宮養病,索額圖從旁伺候著,等太子徹底痊愈了再行回宮。

而他閱河之余,還給山東官員畫了個當官好,當清官更好的大餅。

言說爾等為官,以清廉為第一。為清官甚樂,不但一時百姓感仰,既離任之後百姓追思建祠屍祝,豈非盛事?

官員們心裏如何是想不得而知,但表面上都得山呼萬歲,言說皇上果然英明。

如此君臣相得之後,康熙又言,自己南巡出來已久,也是時候回京了。

自此,康熙四十一年這次南巡到底半途而廢。淑寧沒有代嫡姐德妃瞧見斷橋殘雪,倒是自己無奈受傷差點流了血。

回京後頭一遭往宮中請安,便被太後、貴妃與德妃輪番說教。

連宜妃娘娘都不由皺眉:“你說你,從幾歲就開始下廚,怎麽都二三十年的老廚子了,還能讓自己落個燙傷?”

淑寧尬笑:“回娘娘的話,臣婦也無數次後悔自己魯莽。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大概人總是會在自己擅長的方面掉以輕心,然後悔之晚矣吧。”

輕輕一嘆之間,讓毒舌如宜妃都不好再說什麽了。

只摸出來一盒子藥膏來:“宮中秘制的舒痕膠,聽說是用珍珠粉、魚骨膠、當歸、蘇木、紅花等三十幾種藥材精心秘制,最擅祛疤。你留著用吧,免得留疤了,皇上再給他的心腹之臣賜美人。”

德妃狠狠皺眉,趕緊呸了兩聲:“你這人,怎麽這般不會說話?”

宜妃只呵呵。

當年她能未曾生育便居於嬪位,剛生下五阿哥沒多久就當了四妃之一,能是個不善言語的?只是瞧不得德妃,也不願跟淑寧玩虛與委蛇那一套罷了。

就是因為有舒痕膠才敢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淑寧笑,跟宜妃晃了晃自己沒有留下任何傷痕的手:“多謝娘娘關心,不過這藥臣婦也有,且早就用上了。如今悉數恢復,沒有留下任何疤痕。此藥珍貴,臣婦……”

宜妃給了她個嬌俏的大白眼:“虧你還是某人妹子,怎麽一點也沒學到她的厚臉皮?”

“既然是好東西,那就好生收著吧。本宮給出去的東西,哪有在收回來的道理?而且,只要你不跟老九合夥,且能引著他不退而求其次,就什麽都好說。”

淑寧:……

雖然這個實在有點難,但不努力,老九若又做了老八的錢匣子,豈不是給自家大外甥平添困難嗎?

哪怕是為了自家大外甥呢,她也得盡力而為。

見狀宜妃才滿意點頭,懶懶的告了聲辭,徑直回了自己的翊坤宮。

人才一走,德妃就狠狠皺了眉,低低說了幾句不禮貌的。並三令五申,耳提面命地對自家妹子。讓她千萬千萬長點心,可不許再下勞什子廚了。

已經被夫君、兒子、外甥們反復勸說,連婆婆都語重心長了的淑寧痛苦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