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反差(第2/4頁)

結果因而招了雍正記恨,死後還墓碑都被改鐫。甚至連累一家老小,死的死,入奴籍的入奴籍。

基於這個原因,淑寧對這家夥言行事上管的可嚴。

當下便擡手拍在他欠欠的爪子上:“那是因為別人家的福晉可以共富貴,落難時刻卻要各自飛。能帶著嫁妝回娘家,而我,是早就琢磨好生死都與你一處的,自然不能讓你輕易犯錯。”

被甜言蜜語了這麽多年,阿大人也有一定免疫力了。

聞言沒有找不到北,而是借高上梯子:“既然如此,福晉能不能也體諒為夫些,好生在船上或者行宮裏呆著呢?咱們平平安安的,度過這最危險的前三個月。”

啊這……

淑寧有點不大想放棄自己心心念念許久的杭州,只道現在脈相不顯,她身子也沒有任何不虞。

沒準是太醫誤診,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麽小棉襖呢?

阿靈阿輕拍了拍她的手:“傻寧寧你可別想美事,能在太醫院任職還活到一把年紀的,醫術怎樣不說,卻必定是個老油條,再不可能連簡單的婦人喜訊都誤診。為夫如今已經不做那個美夢了,只盼上蒼垂憐,瞧瞧如今越發炙熱的天氣,別一次性送三兩件棉襖過來。”

這個,簡直就是他們父子與胤禛共同的念想了。

為此,禦舟到達杭州次日清早,四阿哥就早早往靈隱寺燒了香,求了簽,請佛菩薩保佑姨母一切順利。

回來時,還給淑寧帶了個平安符與寺裏的素齋。

讓淑寧大為感動,當即就帶上了。還特別給面子地用了兩塊素點心,接著便搖頭輕嘆:“帶回來還這般美味,可想而知剛出鍋的是如何讓人垂涎欲滴。”

頗多言語贊美之間,簡直把想要親自去嘗嘗幾個字刻在臉上。

素來孝順到出了名的冠勇侯小臉一沉:“想都別想。額娘您現在最要緊的就是保護好自己身體,自覺避免一切可能勞累的事項,爭取以最好的狀態回到京城。”

“否則就算阿瑪放心,兒子也要跟皇上請求將兒留在京城任職的。等您順利誕下妹妹之後,再一道回京。想來皇上寬仁,最能體恤臣子,一定不會拒絕兒子所求的。”

這簡直就是威脅吧?

是吧是吧!

淑寧咬牙,氣咻咻地看著自家好大兒。

試圖將他盯出幾分愧疚之心來,結果人家不閃不避地回視她:“額娘聽話,日後但凡皇上再巡視江南,兒子定然再陪您來。就算皇上不來,兒

子也請旨陪您過來。什麽揚州、蘇州、杭州的,隨您想去哪,想逗留多久都無妨。現在您好歹為了兒子們跟小妹妹忍一忍,免得再像在蘇州時一樣給累壞了。”

他這麽一說,胤禛跟三胞胎也忙幫著敲邊鼓。

又哄又勸,各種許諾的,好像淑寧是那不懂事的小孩般。

偏偏胤禛跟三胞胎還都跟著點頭,連說對對,就是這麽個話,就是這麽回事。

現在一切都沒有姨母/額娘的安全重要。

真·把她當成易碎的陶瓷娃娃般。

讓淑寧又是感動,又莫名有幾分焦躁。無可奈何之間,只能有事沒事給太後請請安,陪婆婆與莊親王福晉說說話。

每每被莊親王福晉搖頭虛點:“你呀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天知道,光這隨扈隊伍裏就有多少家媳婦子羨慕你羨慕的都快哭了。”

“婆婆慈愛,夫婿體貼,連孩子們都一個頂一個的孝順。這都四個嫡子了,還能在三十歲頭上又懷一個。不管是男是女,都絕對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

畢竟連避子的藥都出來了,還差點傷了阿大人身體。當婆婆的不怨不怪,還對兒媳百般照應。

這在別人家裏,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好嗎?

一經查實,怕不就得送那妒婦跪祠堂、撿佛豆。再馬不停蹄地,以兒媳有孕,不方便再伺候兒子為由,趕緊送兩個好人過去。

不把這妒婦收拾老實了,都算當婆婆的手軟。

至於那藥其實是她兒子主動吃的?

胡說!

那分明是受了妒婦蠱惑。我兒熟讀聖賢書,豈能不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道理?

橫豎在絕大多數當額娘的眼裏,千錯萬錯,都是當兒媳的錯。

萬裏也挑不出來一個像巴雅拉氏這樣通情達理,還真從內心把兒媳婦當成閨女一般看待的。

淑寧有些尷尬地笑笑,她其實也沒想到自己還能有這做老蚌的機會。

畢竟某人嚴防死守多年。

如今三胞胎都已經虛十歲了,她也始終未見喜訊。嘴上不說,她心裏其實已經做好了此生只有四個兒子,不見一件小棉襖的準備。

哪想著揚州府一夜荒唐,好消息竟然不期而至呢?

想想夢中那玉雪可愛的女兒們,淑寧眼中便充滿期待。此後再也不用瞧著嫡姐、姑姐小姑子家的女兒們眼饞,甚至讓她們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麽親上加親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