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莊王諫言,阿大人得利(第3/4頁)

輕聲將當年太·祖興兵時所言七大恨背到第五恨後,淑寧才笑著攤手:“太·祖親口所言,並且深以為恨,怎麽能說滿人不種地呢?”

阿靈阿一整個愣住,繼而大笑。

狠狠地親了淑寧一口:“好福晉你怎麽這麽能啊?哈哈哈,為夫得趕緊往莊親王府別院去一趟,把你這話說給咱們老哥哥聽。”

“他心裏有譜了,明天可就知道怎麽賭那些守舊派的嘴了。”

怎能讓太·祖爺遺恨?

不但那三路,咱們滿人要把糧食種遍大清的角角落落。讓百姓富足,戶部庫房裏糧食、銀錢等多到沒地兒放去。

得到指點的莊親王哈哈大笑,別說弟媳果然是女中諸葛。

這麽絕妙的說辭,怎麽他就沒想到呢?

莊親王妃笑著斜了他一眼:“就你這蠢腦瓜,也敢跟我們淑寧比?你呀,就只多聽聽他們夫妻倆的,少給本福晉再悶聲辦大事。否則別說本福晉上交所有財產,只求皇上開恩賜一紙和離書。然後轉身就帶著寶金回蒙古,讓他姓察哈爾博爾濟吉特氏!”

此等威脅一出,莊親王急得眼珠子都瞪圓了。

偏偏萬分渾勁兒在自家福晉面前使不出一星半點,只能可憐巴巴地把人抱住:“一夜夫妻百日恩,咱們都半輩子夫妻了,福晉可不好這般狠絕。就算要回蒙古,也好歹帶著爺。”

再不防他竟如此孟浪

的莊親王福晉臉色爆紅:“呸,你個老不要臉的,趕緊給本福晉撒開,孩子他叔還……”

還在兩次還沒等說完,她這一擡頭,哪兒還有阿靈阿的影子?

莊親王笑:“福晉莫惱,我那好兄弟有眼色著。把該說的都說完,轉身就走了。倒是福晉你忒不像話,好好的竟然出此威脅之語,必須要狠狠懲罰。”

莊親王福晉還不待說話,就直接被以吻封緘。

次日,老話重提。

莊親王果然舉起了太·祖的大旗,既然遵循祖制,自然是要遵太·祖啊!他老人家生前因為沒把種好的稻谷收回來,都恨到起兵伐明了,你們這些個不孝子孫竟然還敢不種地這麽忘本?

再者說,皇上也沒讓爾等直接下田種地呀!

這不是說裁撤老兵、弱兵,補充年輕兵力,讓被裁撤者換一種方式為國效力嗎?

原來,這土豆產量雖高到驚人,且可菜蔬兩用。

但新興事物麽!

最開始出現的時候,總難免被人排斥,更何況是糧食這等關乎到一家子生計的大事兒?

在上田地不過收兩石稻米的年月裏,張口就是畝產三、四甚至五千斤,本就難以取信於人。再加上滿漢矛盾由來已久,就算朝廷免費發放種子,也有大把百姓陽奉陰違。

把好好的土豆種子都喂了牲畜,再悄悄種回他們習慣的稻、谷與高粱等大有人在。

以至於土豆的種植推廣,波折重重。

並沒有好大建樹。

深知其好與利的莊親王遂出此計,讓那些退伍的老兵、弱兵們投入到督導土豆的推廣上去。

讓百姓見到確確實實的利益,糧食收入大幅度提高。

溫飽而思……

咳咳。

總之,百姓溫飽了,人口多了,對朝廷的認同度提高。稅收增加,兵源充足,國力自然而然強盛。

簡直就是一利百利的大好事。

皇上哪怕多猶豫一日,都是對國泰民安的不尊重。

早一日行動起來,就早一日願景變成現實。到時候就是康熙康熙,康寧熙和。而不是……

阿靈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速捂住了自家老哥哥的嘴。堅決不讓那句而不是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後話順他嘴禿嚕出來。

否則的話,就算皇上性子再怎麽好,也免不了送他宗人府幾日遊。

那可是馬爾渾的地盤!

萬一那老小子膽大包天,公報私仇,他好好的老哥哥可就涼了。

見他如此,龍椅上的康熙也是狠狠松了一口氣。

多虧阿靈阿機智!

前頭征伐噶爾丹的時候,也虧了他這機智。及時進言,偃旗息鼓,悄悄行軍。在噶爾丹還未有準備之前,直接給他包了餃子。這才有冠勇候守株待兔,一槍攮死噶爾丹,徹底除了他的心腹之患事。

否則一直那麽明晃晃,張揚揚,沒準兒不等靠近,噶爾丹那廝就悄悄跑了。

康熙順著這思路一想,阿靈阿簡直居功至偉啊!

就該大大獎賞。

帝王頷首,正好前領侍衛內大臣告老,職位出缺,給大功臣阿靈阿安排上。讓他從鑾儀衛掌儀內大臣升級成了領侍衛內大臣,再加個議政大臣。雖還是一品,但卻從只隨侍康熙,管著皇上出行儀仗及其保管等事升級到了能管理整個侍衛團體,更有了議政之權,算是正式進入了權利中樞。

而此時,康熙九年出生的他甚至還不到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