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虎·思慮周全·威(第3/4頁)

說完,他也不等康熙再問,就痛哭流涕地復述了胤礽之前嘲諷。

然後端端正正地跪在那裏,求康熙做主。並給四阿哥道歉,說他這個當大哥的太不沉穩,到底讓四弟的喬遷之喜微有瑕疵。

話都說到這裏,胤禛還能怎麽著?

趕緊把人扶起,掏出帕子幫他拭淚:“自家兄弟,大哥說這作甚?只是……太子二哥素來儒雅端方,再不像能說出……這般之語,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已經把姨母那句戒急用忍當成座右銘的胤禛輕笑,隱去到嘴邊的刻薄二字。柔聲細語地勸著,抓緊促進兄弟和諧不讓皇阿瑪操心難過的基本方針。

絕不說任何對太子不利之語。

也不輕易開罪大阿哥。

泥鰍一樣滑不溜手,讓大阿哥無從下手。只能哭得更慘,更難過,更傷心欲絕。

言說事到如今,他才理解當年莊親王之苦痛。沒有個子嗣,竟能讓人鄙薄至此。連自己嫡親兄弟都嗚嗚嗚……

康熙剛看過了別人家的兄友弟恭,轉眼就瞧著自家兄弟鬩墻,這怒火簡直要直沖天靈蓋,趕緊叫人把因為醉酒昏睡的胤礽拖過來。

然後還在客房中呼呼酣眠的胤礽就倒了黴,直接被水潑醒,還沒等著憤怒大罵,就看到自家皇阿瑪那鍋底一樣黑的臉。

接著,自己半醉時的那幾句胡言,也被胤禔那個玩不起的一一復述了出來。

哭著嚎著讓皇阿瑪為他做主。

皇阿瑪眼神淩厲如刀,一寸寸向他剮來:“這等誅心之語,可是你說的?”

父子多年,胤礽深知自己皇阿瑪最不喜宮廷傾軋、手足相殘。常以他自己與裕親王伯、恭親王叔之間的兄友弟恭為例,想著他們兄弟也能如此齊心協力共同守護大清。

是以,他跟老大暗地裏再怎麽龍爭虎鬥,也都有默契地不鬧到台前來。要不然他前面也不會因為多喝了幾杯,心情郁悶之下,直接去捅老大心窩子。

胤礽心思如電轉,須臾間就有了思量。

只見他重重磕頭,也跟著來了一出欲語淚先流:“此事事出有因,還請皇阿瑪聽兒子解釋。”

康熙冷哼了一聲,像是在說朕倒看你能說出什麽花來。

然後胤礽的賣慘時刻隨即開啟:“皇阿瑪,兒子心裏苦啊!兒子只比大哥小兩歲,而今大哥光嫡女就有四個。連四弟都已經大婚數年,偏偏兒子已過冠齡,婚事卻遙遙無期……”

“是,這是陰差陽錯,是咱們皇家和瓜爾佳氏都白事連連。不管是從國法還是禮法來說,兒子或者瓜爾佳氏守孝都責無旁貸。可是,可是那起子賤人竟說兒子雖命格貴重,早早的就被立為太子,但命中刑傷未免太過。”

出生沒到一個時辰,貴為皇後的生母便薨了。初初開始議婚的時候,太皇太後大行。接著先皇後大行,佟佳氏那邊也是白事連連。

連年富力強,身體健康的石文炳都沒能逃過一劫,早早就客死異鄉……

樁樁件件說得有鼻子有眼,達到若不是胤礽就是當事人,都得跟著搖頭問一句那倒黴蛋是不是真有什麽不妥的程度。

流言滾滾而來,讓他憤怒之余還有深深恐懼。生怕皇阿瑪信以為真,也覺得他有什麽不妥。

於是滿心憤懣之間,酒入愁腸,直接十分醉。言語間對大哥多有冒犯,確實是他不對。

但是,嗚嗚嗚……

胤礽抱著康熙大腿開嚎,哭得那叫一個震天動地:“皇阿瑪,他們怎麽可以,怎麽可以這般惡毒?如果能選擇,兒子寧可不當這個太子,也要做一個有額娘的孩子。像法士尚阿他們兄弟幾個一樣,被額娘溫柔相護,諄諄教誨。而不是出生就喪母,這麽多年一直背負著孩子額娘的罪惡感。二十余年來,從未敢過過一個生辰。”

“烏庫媽媽最疼兒子,是兒子在後宮之中最大最有力的靠山。若可以,兒子恨不得她老人家能千秋萬載。又怎麽會……嗚嗚嗚,皇阿瑪,兒子一想起這些惡毒說辭就滿心沉痛,就忍不住懷疑大哥跟他身後那些人攪風攪雨。畢竟諸皇子中,除了兒子占個名正言順之外,大哥年紀最長、表現最好。兒子若見棄於皇阿瑪,他就是最最合適的新太子……”

胤禔:!!!

他盼著胤礽的贊同盼了二十多年,卻沒想到在今日這樣的場合達成夙願。直嚇得他戰戰兢兢跪,指天誓日發誓:“皇阿瑪明

鑒,兒子斷無此舉啊!”

胤礽不說話,只哭得言不得語不得。

生生將康熙的心哭軟。

讓他想起康熙十三年五月,元後彌留時殷殷囑咐與眼角的淚。也想起這麽些年對太子的辛勤教誨,殷切盼望。雷霆震怒之下,派人火速徹查此事。但有涉及者,絕不姑息。

同時,康熙回宮後就宣了欽天監監正入見,迅速擇了本年五月初八的吉日為太子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