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同窗(第3/4頁)

挖皇阿瑪的墻角,他是活膩了嗎?

但裕親王伯那顆炸彈還沒引爆,他且不敢撩撥佟佳氏,讓自己腹背受敵呢。只得默默讓出主導位置,讓四弟這個佟佳氏的名譽外孫走在頭裏。

胤禛沉默不語,始終一絲不苟地做好自己份內事。

倒惹了不少贊許目光。

之後直到佟國綱下葬之前,康熙都頻頻派人前來祭奠。甚至欲以待病之身前往喪次,被佟國維等數度哭勸方止。

等到出殯之期,諸皇子及上三旗大臣、侍衛、部院大臣等俱令往送。後又予其祭葬,加祭三次,謚忠勇。

將其子副都統鄂倫岱提拔為鑲黃旗漢軍都統,後襲一等公。

連領翰林院學士張英因失察編修楊瑄撰擬佟國綱祭文失當,被削掉了禮部尚書之職。

楊瑄被褫官戍邊入旗,並親自撰寫了佟國綱的祭文。

也算是給盡了其死後哀榮。

一時間,以為皇後大行、佟國綱戰歿,佟半朝直接塌了半邊天的諸人側目。皇上對佟佳一族偏愛未絕,但凡其後輩子嗣有些許才幹者,就絕不擔心被埋沒。

而曾為孝懿皇後養子,也算是佟佳氏名譽外孫的四阿哥也水漲船高般,漸漸進入兩個兄長的視角。

好在胤禛不卑不亢,還如以往模樣。

對太子恭敬,與大阿哥疏離。

只安安心心上課,穩穩當當為養母守孝。期間在信使阿大人的幫助下,

與虎威表弟畫畫傳信,排解心中寂寞。

別說佟佳氏如何了,就算往永和宮請安。瞧著生母跟十四弟言笑晏晏,等他進來就被按下暫停鍵。

窩在生母懷裏的十四還要眨眨眼,對他挑釁一笑什麽的,都不能讓他再多絲毫煩惱傷懷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現在開始相信人和人之間是講究緣分的。

他雖與生母緣淺,卻得養母與姨母全心全意疼愛。有虎威跟十三、阿大、阿二、阿三這樣的好弟弟。與小十、虎頭也算關系融洽。

每天被歡喜幸福包圍,哪還有心思在乎其他?

十四?

不過是個喳喳呼呼的小屁孩罷了!

他能淡定,胤禔卻淡定不了。大軍回歸,裕親王等人正在回京的路上。唯恐王伯說出什麽對自己不利之言的他,連隨扈南苑行獵的時候都心情恍惚。

一日所得,竟還不如胤禛這個出了名兒弓馬不如何嫻熟的。

皇父淡淡一眼看過來,他只覺得整個人都要炸了。

真·坐立不安。

等臘月裏,裕親王等回兵將近時,康熙令人取口供,皆言大阿哥之過。乙酉,烏蘭布通出征王大臣等回京,康熙命他們在朝陽門外聽勘。

相關人等不得不提及之前王與大臣們的口供,請奏關於皇長子胤禔的事項該如何具奏。

忐忑了許久的胤禔終於被召進了乾清宮:“兒子參見皇阿瑪,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連起都沒叫,只一臉嚴肅地看著他:“裕親王乃是你伯父,議政王大臣等取供時,你與裕親王稍有異同,朕必將你繩之於法,斷不姑容。”

而事實上,裕親王福全最初錄的口供裏,也說皇長子軍中過惡,要在禦前對峙的時候說與康熙聽。

不妨胤禔直接叩首:“兒子與裕親王伯所供相同。”

這話傳到裕親王耳裏後,直讓他低頭許久,涕淚交流:“爺這當伯父的又能說個什麽呢?”

於是為了全這份叔侄之情,全領了這份罪。

但朝臣私下臆測,也說這事兒就是出自於康熙授意。烏蘭布通之戰雖勝,卻終歸放虎歸山。主帥裕親王福全有不可推卸之責,怎麽都逃不脫一番責罰,又何必折了今上的好大兒呢?

那場探望事後,皇上跟太子雖重歸於好,但也再不復從前。

一味寵溺之外,皇上開始有意磨礪太子,年長、有心又有些人手在身邊的大阿哥可不就是最好選擇麽?

但不管如何,這罪名是落在裕親王身上。

多羅信郡王等以他既勝不能乘機剿滅,至窮寇遁逃,貽誤軍機。又未經請旨,率兵擅回哈馬爾領內等罪名,請將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簡親王雅布都革去王爵、全撤三佐領。

內大臣,一等公今上舅舅佟國維、內大臣索額圖、明珠、阿密達俱革職。都統彭春等俱不準敘功,還有幾個要罰俸一年的。

條條框框,可以說非常嚴厲。

康熙看過覺得他們雖未乘勝追擊確實大誤,但此番已經擊敗了厄魯特蒙古,噶爾丹遠遁,所以諸王大臣們便也從寬處理。

福全、常寧罷議政王大臣,與雅布俱罰俸三年。

裕親王福全去三佐領。

佟國維、索額圖、明珠、蘇努等人都罷了議政大臣之位,連降四級留任。

胤禔&胤礽:!!!

感覺同時失去了左膀右臂,受傷且是不輕。而且這麽一來,因不同原因得了皇阿瑪厭棄的他們都不得不暫時蟄伏起來,以待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