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5頁)

……

這時,嬴政從旁側遞了一份帛紙給王綰,忽然感慨道:“不得不說,你在一定程度上觸動到我。”

“陛下!”王丞相眼前一亮。

“但你在有一點上,始終無法說服我。”

嬴政從案幾拿起一份帛書遞給對方,“你且看看。”

王丞相接過來,上面是李斯的小篆體寫的《論郡縣制之十》,翻開第一頁便是蒙毅、蒙恬、包括贏家王族等人的血印簽名。

這份郡縣制比之前的內容改了很多,甚至還采取了部分分封制條例。

比如讓趙氏王族子弟鎮守叛亂較多的地域,但不封實權王,不任人唯親,官吏依舊是能者居之。

最關鍵的是,裏面諸如郡縣制,選拔官吏,鎮壓叛亂等建議,其核心出發點都是維護中央集權,將所有的權利集中在皇帝身上。

看了許久,王丞相才放下帛紙,忽然道:“陛下自然可以威壓天下,但秦二世也行嗎?”

“朕十年滅六國,十年,不二十年,難道朕還不能殺服六國余孽?”

嬴政輕笑一聲,忽然坐直了身體,看向王綰,“王丞相,人都有私心,血脈在權利面前……呵,我不想給子嗣憑空制造對手。”

王綰渾身一顫,他終於想明白了。

在陛下眼中,六國余孽什麽的不足為據,反倒是經歷過兩次血親叛亂,手刃三位弟弟的陛下,對宗親有天然的排斥與不信任。

他的語氣感慨:“陛下果然早有決斷了。”

“對,可還有異議?”

“臣雖還有異議,但李廷尉不愧是李廷尉。”

嬴政聞言一愣,臉上露出一抹淺笑,道:“哦,看來王丞相這一回是服氣了?!”

王綰沒接話,他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些話想說很久了。今日,臣鬥膽諫言。陛下雖雄才大略,但也有一缺點,便是行事過於急躁。

分封制到底是得到朝中大部分官吏支持,對待他們,陛下切不可過於蠻橫。

另外,陛下擔心的“皇帝弱,君王強”,推恩令無法實行。這一點在老臣看來是不可能的,以陛下識人善用的本事,秦二世、秦三世必然是優秀的。

而皇室只需強勢百來年,郡國在推恩令的影響下只有被瓦解的份。”

他說到這裏時,沒看見嬴政和張嬰的嘴

角幾乎同時狠狠地抽了一下。

再英明神武、慧眼識珠也架不住啊!

夢中秦二世而亡了!/秦二世是胡亥這麽個垃圾上位啊!

……

王綰繼續平靜道:“若陛下對分封制,只是擔心封王勢力龐大。老臣還有一法從未說過,今日也鬥膽上言。那就是不論公子德行,不論公子年齡。

將所有公子們全部冊封在動亂、貧瘠又邊遠的地區,且每位公子冊封領地不得超過一個郡的大小!”

張嬰目瞪口呆:!!!

我去,王綰這一手真的是不把公子們當人啊!

這可是醫療不發達,山路水路都不發達的秦朝,送那麽遠又那麽小的地盤,簡直和送你去死沒什麽區別了!公子們這算躺著也中箭?

幾位公子一愣,等反應過來後,看向王綰的眼神兇狠地宛如在看階級敵人。

要不是礙於嬴政在,幾位公子只怕要破口大罵了。

嬴政也很憤怒,猛地一拍桌子,目光銳利道:“王丞相,你可是想送我兒去死。”

“老臣不敢!”

王綰卻好像進入了賢者時間,完全沒被嬴政的怒氣觸動。

他甚至都沒有任何害怕的反應,而是繼續坦誠地說為何這麽建議。

大意是,此刻,是新生秦帝國生存最兇險的時刻。即便未來冊封的王孫貴族造反,那也是肉爛在自己鍋裏,都是陛下的血脈親人。

張嬰捧著臉聽,這王綰說的怎麽有點點像一國兩制,不,應該是一國N制的“因政並治”型,不,還結合了“因俗自治”型,區別主要在於軍權。

王綰道:“陛下。老臣今日所言,並未與朝中任何大臣說過。老臣也知道,這一番話大逆不道,有負君恩……”

當張嬰聽到這一句時,在醫院養成的經驗雷達瞬間響了。

他猛然發現王綰的身體隱隱有些前傾,似乎準備盲摸青銅劍。

結合他之前的大膽發言,糟糕,難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狠?

張嬰搶先一步,將青銅匕首給摸過來。

沒過幾秒,王綰的手便落在之前青銅劍的擺放位置。

對方身形一頓,忽然擡頭一瞥。

張嬰雙手捏著銅劍,立刻沖對方憨憨一笑。

王綰表情一頓,他收回伸向案幾的手,目光開始左右輕輕移動。

張嬰一看對方這動作就知道王綰完全沒死心,估計是打算找個尖銳的物件撞擊,或者撞柱子之類!

張嬰想到之前嬴政說的壓力分攤論。

情急之下,他硬著頭皮用出激將法:“等等!丞相,你是想將仲父逼成紂王!汙蔑仲父的名聲,令大秦分崩離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