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6頁)

踢著踢著,竟一度用比分將對面壓制住。

對面皇子也不樂意了,作為王族,誰會沒有一點血性和勝負欲。

雙方就這麽杠起來。

你來我往,踢得非常的精彩。

就是作為觀眾的張嬰很累,到了後期,他直接爬到附近的馬車上入睡休息。

然而張嬰不知道,秦人愛護馬,非常照顧馬匹的輪休和營養。

所以這些馬車在送過貴人後並不會原地傻傻地等。

而是會被送回太仆寺吃草料,或者去肥沃的平原草地散步,休息。

換另外一批馬去工作。

張嬰人又小,睡得又沉。

這馬車慢吞吞向外面挪動時,並未驚醒他。

……

……

嬴政又一次準確地踢球得分,獲得周圍一片喝彩聲。

他余光瞥見捧著竹簡的趙文,揮揮手,撩起衣袖簡單擦了把臉,向著趙文走過去。

“何事?”

“是趙傑在查……時,得到的消息,加急送過來。”

嬴政來到回廊舉著火把的地方,翻開竹簡。

先翻開的是有關六國余孽的消息。

數日前,有六國余孽刻下聯絡朝中官吏的暗號。

這其中,有三名官吏主動前往少府揭發。

還有兩名官吏猶豫不決,雖未去赴約,但也沒有主動揭發。

還有一名官吏前去酒樓赴約,此人已經被扣押,正在進行審訊,可惜並未抓住聯絡他們的余孽。

據那名官吏交代。

六國余孽的目標,似乎是新頒布的某一項政令。

他們或有把柄挑起民怨,借機生事。

在中書令進一步調查後發現,“郡縣制和諸侯制”“天下兵器”皆有可能。

這其中,“郡縣制和諸侯制”因丞相王綰,更有沖突的可能性。

嬴政看到這裏微微蹙眉,他隨之打開另外一份竹簡。

丞相王綰。

於今日下午,再次親拜博士學宮,商議,如何能讓標下推行諸侯治式?

博士叔孫通提出,從古來看,天下太平之時,天下正是推廣諸侯制,而七國亂世時,才有國家陸續推行郡縣制。

現在大秦已經一統,沒有戰亂之禍,自當摒棄戰時治國之道,回歸天下安定的正道,就是諸侯制。

丞相王綰又道:陛下雄心壯志,不願復辟舊王治,還得再做商議。

博士叔孫通繼續說:並非復辟,這是正道,天下大道理,近在《呂氏春秋》也有做出記載。

丞相王綰聞言露出笑容:《呂氏春秋》有建議過諸侯之制?

眾多博士應道,有。

鮑白博士高聲誦念,在《呂氏春秋·慎勢篇》,天下之地,方千裏以為國,所以極治任也……王者之封建也,彌近彌大,彌遠彌小,顧,海上有十裏

之諸侯……多建封,所以便其勢也。”①

丞相王綰隨即哈哈大笑,彩!

眾人欣然點頭,商議等寫好奏章,下次朝會,一同上書給陛下。

……

嬴政看到一同上書幾個字,嘴角一抽。

他將帛紙收攏,輕嘆一聲。

王綰老秦名士,年少入仕經歷四王,當年奉呂不韋之命,來到他身邊做太子府丞,在他親政後王綰也始終堅定地站在他身側。

嬴政很認可王綰的能力,否則對方做不了十年丞相。

但王綰與他之間,始終不像和李斯那樣合拍。

理由很簡單,兩人信奉的政治理念不一樣。

王綰信奉《呂氏春秋》,而他信奉《商君書》。

就好像甜豆腐和鹹豆腐,這兩本書不說截然不同,但迥異的地方也不少。

說真的,嬴政並不介意下臣有別的政治理念。

只要不在朝堂上當面頂著搞事,他還特別願意有不同角度,理論的建議。

可這一回,王綰擺明是寧可越界得罪皇帝,也要公開反對,堅持己見。

王綰已到知天命之年,文臣做到極致,安分守己便能榮歸故裏。

眼下他屢次聯合博士上書諸侯制,於他自己,百害而無一利。

換言之,王綰不為私禮,也不是想復辟六國舊制,他是真的認為諸侯制比郡縣制更適合秦國,他就是一片為安天下的善心。

就是這般“善心”才最棘手,最難辦。

嬴政又嘆了口氣,他看向趙文。

“去帶阿嬰過來。”

“唯。”

……

“父皇?”

嬴政回首,看到了滿頭大汗的扶蘇。

他一見到他,就會想到竹簡中寫的“扶蘇試圖勸誡王綰,卻隱有被說服”,火氣就蹭蹭蹭直冒。

他想喝斥對方為何不聽勸,為何不自量力地想改變王綰。

就你這淺薄的政治智慧,如何能說得通王綰,擺明會被那老狐狸反向說服。

但話到了嘴邊,嬴政又想到張嬰拉著他和扶蘇一起玩蹴鞠時亮閃閃的雙眸。

這話又給咽回去,他捏了捏眉心,道:“你近期,便待在西南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