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頁)

跟他一起混黑市的兩個朋友,在盛景提出警告後就被抓了,被關了幾天,還被批/鬥。名聲壞掉了,成天被村裏人指指點點。

想起這個李建設就冒冷汗。

他可是要參加高考的人。要是因為混黑市被抓,他的政審肯定不過關。就算他學習再好也不能考大學,一輩子就完蛋了。

這事李建設感謝過盛景兩回,此時他沒再提起,繼續道:“你既然要讓人收瓜子、雞蛋,又要讓人聯系人賣瓜子、雞蛋,我覺得他最合適。你覺得呢?”

盛景有原主的記憶。這記憶平時是儲備在腦子裏的,如果自己沒想這事,或沒人提起,這些儲備信息就不會出現在盛景腦子裏。

這會兒李建設一提李鳴放的名字,盛景就想起來了。

李鳴放是李柱生的孫子,從小跟李建設就好得跟親兄弟一般。他們一起上小學、初中、高中,後來又一起回村種地。

要不是高考恢復,以李柱生的能力,李鳴放有可能去讀工農兵大學了。

因為是村裏人,跟李建設又要好,原主跟李鳴放也有接觸。

想想記憶裏的李鳴放,盛景點頭:“李鳴放倒是個好人選。”

這人性格跟李建設差不多,講義氣,頭腦靈活。最重要的是他是李柱生的孫子,拉他入夥,就等於李家莊成為了他們的後盾。有李柱生打掩護,他們的生意就更安全了。

“李鳴放沒參加高考嗎?”盛景問道。

“嗨,別說了。”李建設擺手,“那小子聰明是聰明,卻一門心思想掙錢,當初要不是他爺爺拿大棒子逼他,他連高中都不想讀。本來他爺爺想等等機會,給他弄個工農兵大學名額的,結果就恢復高考了。”

一個公社每年就那麽一兩個工農兵大學名額,每個村都搶,李柱生再厲害也不能馬上就替孫子搶到一個。所以就想等一兩年。結果計劃不如變化快。

“他兩年高中都是混過來的,什麽都沒學到。現在恢復了高考,他也不想參加。為了這事,他爺爺、他爸打過他兩回,他都不聽。”李建設又道。

“那行。”盛景道,“你先回去跟李鳴放商量,最好讓他跟李隊長也打聲招呼,獲得李隊長同意,否則李鳴放的一舉一動可瞞不了那老頭兒。”

李建設點頭。

“我明天回一趟李家莊,到時候咱們再重新商量占比的事。李鳴放就只管收貨。至於出貨,你們不用操心。城裏你們都不熟,到時候我另找地頭熟的,而且會多找幾個。”

本來盛景只想給收瓜子的人一份固定工資,或是給他一點差價的,但現在換成了李鳴放,她覺得可以拉他一起入夥,分給他點股份。

這時候城鄉差異大,知道你是農村人,對方很有可能欺負你。所以盛景根本沒想過讓李建設和李鳴放賣貨。

而且收貨和賣貨都是一批人,她這中間的加工者很容易被架空。哪怕李建設靠得住,李鳴放做久了也要起自己的小心思。

“你等會兒。”盛景起身,去了自己房間一趟。

回來後她遞給李建設一份合同:“我草擬了一下合同,你們先看看,有什麽再商議。”

盛景上輩子簽過多少合同,她擬的這份合同字數不多,卻把該寫的都寫進去了。不過各人占比她空了下來,沒有寫上去。

李建設看得又是滿臉佩服。

這合同不光是擬,就是看他都是第一次看到。兩人一起長大的,他妹就是比他能幹,果然跟著他妹幹是對的。

兩人又商量了一下細節,看看了時間,李建設趕緊起身告辭:“快五點半了,我得趕緊回去,要不然天黑就不好走了。”

他是上午去看榜的,看了榜後回了家一趟,給父母和村裏人報喜。然後匆匆扒了兩口午飯,就跑來給盛景報喜。這會兒回家,就算他騎車快,也得七點才到家了。

“那我不留你了,你騎車慢點。”盛景起身送他。

走到門口,李建設忽然停住了腳步,低聲問盛景:“做生意,你為什麽不帶方毅一起?”

盛景搖頭:“他以後是要走仕途的,不能沾生意。”

“啊?”李建設瞪大了眼,隨即又豎了個大拇指,“厲害。”

他還在為能當個老師而高興,為賺點小錢而奔忙,人家就要去走仕途了。果然人跟人就是不一樣。

“你如果想,你也能。”盛景道,“在學校努把力,分配的時候分到教育系統去,過上三五八年,也能混個科長當當。如果能幹,當個教育局長也是有希望的;再能幹點還可以去當個縣長、市長。”

這是她建議李建設報師範學校的原因之一。

誰說讀師範就一定得一輩子當老師了?多的是走仕途的。

“得了吧。”李建設趕緊擺手,“我不是那塊料。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