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2頁)

趙盼兒今年二十歲,再過十幾年三十多歲下崗。就算因為年輕她能重新找到工作,沒準也要經歷一番陣痛。上有老、下有小,忽然失去工作,那種壓力可想而知。

站在不遠處的陳坤聽到盛景這話,眼睛一亮,趕緊湊過來道:“對對對。大學老師可不是普通老師,比當普通工人強多了。”

夏老太不服氣地道:“又不是人人都能去做大學老師。哪能這麽容易?”

盛景點頭:“確實。不是人人能當大學老師的。這需要大學好,自己在學校也表現得十分出色。”

“但自古尊師重道,就算是到中學去當老師,也差不到哪裏去。現在恢復高考了,家長們都重視教育,唯恐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不盡心,哪個對老師不是恭恭敬敬的?高考恢復了,也就意味著國家對教育會越來越重視,老師的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當然,八十年代流行一句話,那就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老師那時候工資待遇確實比較低。胸口別著校牌去乘公車汽車,都能防小偷——小偷都不屑往窮酸的老師們口袋裏伸手。

但到了一九八六年,《搶救中年知識分子》的提案引起了上頭的注意,知識分子的待遇逐步提高;“有償服務,自我改善”這八個字,也極大地調動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過最初那十幾年知識分子工資不高是事實。

所以盡管盛景說的是事實,為防別人因為她這話選擇當老師,她又解釋道:“不過我勸我表哥填報師範院校,是因為師範院校錄取分數線要比同級別的大學低,生活補助高。不全是老師這個職業本身的緣故。”

因為運動時老師幾乎都被批/鬥,老師的待遇也不高,這時候的師範院校並不受歡迎,錄取的分數線比較低。不像後世,考公考編流行,師範院校錄取的分數比同等級大學還高一點。

這時候雖然才早上八點,太陽已是火辣辣的了。

盛景說到這裏連忙把大家往屋裏讓:“都進屋說話吧,外面熱。”

“不了不了,我那兒還有一堆臟衣服要洗呢。”

“哈哈,我也是。”

李建設不是他們大雜院的人,聽到說考上了大學,大家過來湊個熱鬧,但終究事不關已,閑事聽聽就完了。

夏老太太懾於盛河川的身份,也知道盛家祖孫倆都不是好說話的,並不歡迎她進門,而且剛剛她還被盛景懟了,這會兒她也訕訕離開,沒有跟進屋裏去。

倒是陳坤推了陳常凱一把:“小景是個有見識的。你去跟他們多說說話。”

於是除了李建設外,就剩了陳常凱、陳小娟兄妹倆跟著進了屋。

陳小娟還是那麽八卦。

一進門她就壓低聲音道:“小景姐你還不知道吧?中傑哥今年考出來的時候,跟他奶奶說他考得特別好,肯定能考上。夏大媽喜得立刻買了一只雞給中傑哥補身體。結果初選名單出來時,中傑哥沒找到他的名字,回家就哭了,說上頭肯定搞錯了。夏大媽第二天就跑去教育局吵。”

這時代是人工改卷,還真有高考分數錯漏的事發生。

盛景道:“如果真覺得搞錯了,是可以申請查分數和試卷的呀。”

陳常凱跟夏中傑從小就不對付,聞言嗤笑一聲:“什麽呀?根本沒搞錯。夏中傑估分的時候我去問過他,他都不記得自己的答案是什麽,他覺得考得好只是他的錯覺,或幹脆是哄家裏人的。”

盛景就笑著搖頭。

這確實是自視極高的夏中傑能幹出來的事兒。

陳小娟又道:“立冬哥今年也沒考好,聽說作文寫走題了,數學也有一道大題沒做對。他初選都沒過。為了這事,趙家母女這段時間都很不高興。”

剛才趙盼兒也在水籠頭那裏洗東西呢,卻沒有跟大家一起來過來恭喜一聲。

要是平常鄰居就算了,畢竟李建設不是大雜院的人。不恭喜也沒什麽。

可去年盛景和方毅為了送她去醫院生孩子,差點連自己高考都耽擱了。趙盼兒現在還這樣,就讓陳小娟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