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4頁)

盛河川對她帶有“自家孩子”的濾鏡,只要不太出格,他就會為她的言行進行合理化。

方毅說白了也只有十八歲,哪怕他再聰明,又在新聞界工作了兩年,他心裏的陽光與赤誠也比黑暗與質疑多。

最重要的是,盛河川在被養子背叛後,是方老爺子和方毅這爺孫倆陪伴著他,想方設法地排解他心中消沉的情緒。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也知道這對爺孫是很好的人。

作為清楚地知道未來走向的人,她知道最終鄧公那方取得了勝利,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她不希望方毅陷於險境,讓方老爺子白發人送黑發人。

既然說到這程度了,她不介意再多說一點。

“不過方毅哥,你可別忘了你還有個當副軍長的父親。你為自己的正義發聲不要緊。但你這一出聲,沒準就被人誤以為是你父親的意思,會讓復雜的政局變得更為復雜與混亂。到時候釀成什麽樣的後果,不是你能控制的。”

方毅望向盛景目光滿是震驚。

他轉過頭去,朝盛河川一笑:“盛景說的就是我想說的。您放心,我不會摻和這件事。就和盛景說的這般,我不光代表我自己。就算我很不待見我父親,但我身上的標簽是撕不掉的,尤其是在有心人的操控下。”

盛河川舒了一口氣,點頭道:“你明白就好。”

他看向盛景,目光十分復雜。

盛景坦坦蕩蕩地與他對視。

盛河川嘆息一聲:“小景,是我弟弟一家耽誤了你。”

一直生活在農村,初中畢業的文化,卻有這樣的格局與眼光,這是怎樣出色的人物。如果從小被精心培養,不知道以後會是怎麽樣的驚才絕艷。

盛景搖搖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讓我多思考。另外也是因為我喜歡看報,國家大事我也很關心的。”

她聽得出盛河川這句話的深意。她並不覺得自己以超前五十年的目光,留學國外又在跨國公司歷練過的自己,會當不起盛河川眼裏的這份驚艷。

她今天之所以把自己的才能表現出來,也是為以後做鋪墊。

時代的浪潮就要來了。在這豬站在風口都要被吹起來的時代,她會一展抱負,創造出自己的輝煌。有那些黃金做為啟動資金,她不會一步一步慢慢走,而是大踏步甚至以飛一般的速度搶占先機。她不希望盛河川到那時候才來懷疑自己。

方老爺子還在外面坐著,盛河川先放下了自己孫女的問題,問方毅道:“那方毅你有什麽打算?”

方毅顯然對這個問題深思過。

他道:“我想呆在這單位卻什麽都不做,就這麽避過這場風潮,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我打算辭職了。”

“辭職之後呢?”

“辭職之後就在家裏呆一段時間。”方毅道,“我總覺得大學不會一直是推薦制。工農兵大學的弊端,我想誰都能看到。我想等一切水落石出,就能恢復高考了。沒準我還能去讀個大學。”

盛河川看向他的目光滿是贊賞:“像你這個年紀能看得這麽遠,不簡單啊。”

他話聲一落,兩人的目光就齊刷刷地落到了盛景身上。

盛景饒是自認臉皮厚,也頂不住兩人這樣看自己。

她站起來道:“我給方爺爺倒杯水。”走到桌邊去倒了一杯熱水,走出門去給方老爺子。

盛河川在她身後感慨道:“要是能恢復高考就好了。我家小景,不能讀大學就太可惜了。”

方毅贊同地點了點頭。

盛河川沒再問方毅為什麽不去參軍。其實參軍是躲避這場風潮的最佳選擇。

但有方勇剛這個後爹在,方毅自己不想走這條路,方老爺子和盛河川這兩個經歷戰亂,只想過平穩日子的老人也不希望方毅走這條路。

所以大家都有志一同地不往這個方向去想。

第二天,方毅果然“生病”了,方老爺子去了雜志社向方毅的領導請假,並且提了一下他有可能送方毅去參軍的想法。

事緩則圓。一下子辭職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又過了幾天,“病愈”的方毅由方老爺子陪同,去了單位,遞交了辭職申請書。

這個關頭辭職,不管是真去參軍,還是躲避風頭,領導都不好說什麽,爽快地給他批準蓋章。

這年頭沒工作的人多,工作崗位卻少。走了方毅,不知有多少人求上門來。也會為他們做車前卒,擋在風潮前面。這些人比方毅更好用。

畢竟方毅身後還站著個副軍長,不是能隨意被當成炮灰的人物。

所以領導對方毅的辭職感覺可惜,卻欣然接受。

方毅辭職後不到一星期,那天盛景下班,走進大雜院時,就聽到鄰居們在議論著什麽,盛景頻繁聽到“方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