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2頁)

他搖頭嘆息一聲,沒有再說下去。

他這話頓時給了李玉芬啟發,她立刻接話道:“大伯,這些年也不是我們不願意接她回來,而是她不願意回來。每次我去接她她都拿石塊扔我,罵我,說當初不要她,就當她死了。她從來沒叫過我一聲媽。”

她一臉羞愧的樣子:“自己生的孩子,如果您不說,我都不願意說她的壞話。她在鄉下,跟個男孩兒似的,時常跟人打架,還偷東西。要不是我讓她舅舅說,如果她不上學就不讓她呆在家裏了,她連小學都不願意上。她能上初中,都是我悄悄去學校求校長,也沒多少人願意上初中,人家這才讓她在那裏混日子的。”

要不是見過盛景兩次,知道那是一個目光清正、說話坦誠又十分聰慧的孩子,盛河川都要被這公媳兩人給帶歪了。

他氣得都快要控制不了自己了。

這有多見不得那丫頭好,才這樣抹黑一個孩子,斷了她的前程?

可見弟弟一家人的品行!

“她對你們有怨,態度自然不好。我對她好,她可能態度就不一樣。一切等我見了她再說。”他一副不想放棄的樣子。

“行了,你們不願意說,我去知青辦問一問。”他站起來就往外走。

“哎,大伯。”李玉芬急了,起身追上兩步,“地址我有,我給您。”

盛河川去知青辦一問,事情不就漏餡兒了嗎?搞不好他們一家是要被□□的。

好歹是失散多年的弟弟,就算是他們家換了孩子冷待孩子,至少也沒害她性命或有意餓死。罪不至死,盛河川也不願意陷對方於萬劫不復境地。

再說,除了盛智這個稚子無辜,盛景作為盛國強的女兒,也是要受牽連的,哪怕她跟李玉芬簽了斷絕聲明,但聲明上不是因為政治立場劃清界限的,都得受牽連。

盛河川自己既跟盛愛國一家相認,盛愛國一家犯了事,他得罪過的人肯定也要拿這事作文章。

因此他也不想鬧大,停住腳步轉身在原位坐下:“那你寫給我。”

盛景下鄉的地址,早在盛琳得到下鄉通知的時候,李玉芬就記在心裏了。

“我去拿紙筆。”

說著,她回了自己房間,寫了地址回到廳堂,遞給盛河川。

盛河川接過,折好放到上衣口袋裏,這才問道:“如果我要過繼盛余,你們有沒有意見?”

那三人對視一眼,盛愛國對李玉芬使了個眼色。

李玉芬對盛河川訕笑道:“那您……能不能幫琳琳找份工作?”

盛河川皺起了眉:“這個我還真沒辦法保證,現在工作有多難找,你們也知道。”

李玉芬露出失望之色。

盛河川又道:“這樣吧,我先找找看。如果有希望,我再通知你們。不過,就算要有,也只能是臨時工,不可能是正式工。”

原以為沒有半點希望的李玉芬大喜:“臨時工也可以。”

不管是臨時工還是正式工,只要有個工作,盛琳就不用躲躲藏藏,可以正大光明留在城裏了。

盛河川掃了三人一眼:“實際上我做下要過繼盛余的決定,是因為調查過她。她從能走路起就幫舅舅家做家務,七歲起就自己賺工分養活自己,她欠你們的並不多。”

“我幫盛琳找份臨時工,盛余跟你們的親緣就已經了了,往後只作親戚走動,她舅舅也不能拿養恩說事,你們意下如何?”

當初盛景跟盛河川說過,她替盛琳下鄉,就了了跟李玉芬和盛國強的親緣。她就擔心盛河川被這家人牽著鼻子走,給得太多。

那家人心性不好,給再多也不會感恩。

盛河川雖答應了盛景,但後來想想,決定還是主動給出一個臨時工的工作。

他想,如果盛景真是李玉芬親生的,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不宜鬧得太僵。

他年紀終是大了。等他離開人世,盛景就只剩盛家這幾個親人了。現在他幫她結一份善緣,以後她遇到難處,沒準這些人能幫她一把。

再說,盛景頂替盛琳下鄉,盛琳在城裏既不上學也沒有工作,遲早要被人發現。到時候最大的錯是盛琳的,盛景卻也逃不了幹系。倒不如給一個臨時工,把盛琳安置了,盛景回城也就安全了。

反正安排一個臨時工,對他來說還真不是難事。他有好幾個戰友都是實權派,不說臨時工,就算是正式工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當然,這臨時工不是說給就給,至少也要等盛景平安從大西北回來後,才能給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