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照片(第2/3頁)

最終他被俞斯年給“請走”了,也氣得這祖宗更加確信俞斯年想謀奪他的家產。

秦伯回答:“集團下屬華北分公司市場部經理。”

鄭殊聞言疑惑地擡頭,“才混到一個經理,還是個下屬公司?”

雖然這人混賬,但好歹姓鄭,意思意思給個什麽總當當應該不成問題吧,再不濟前頭加個副。

秦伯清咳了一聲,似乎有些不太好提及,但迎著鄭殊詢問的目光,還是硬著頭皮道:“少爺,您忘了,當初鴻鳴少爺挪用工程款,下面總包公司也跟著偷工減料,一棟樓剛結頂墻體就嚴重開裂,業主維權都到總公司門口了。俞先生於是撤了他分公司總經理的位置,踢出公司,發下內部通告,還是您知道之後,氣勢洶洶地沖進辦公室,拍著桌子要俞先生把他留下,所以才給了這個職務。”

鄭殊覺得自己聽到了一個大笑話。

他舉著手機,連照片也不拍了,一臉匪夷所思地回頭,“我保下來的?”

秦伯無奈頷首。

“為什麽呀?”這損害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

哪怕鄭殊不清楚項目運作,也知道那麽大一棟樓發現嚴重質量問題,光修補都是不得了的數字,而且這棟樓開裂,難道其他的就沒質量問題?

簡直慘不忍睹。

另外除了重新建造的費用,這其中還伴隨著工期延誤,需得賠償業主損失,萬一公關沒做好,萬煌的口碑直線下滑……鄭殊光想想都知道俞斯年會有多頭疼。

還保?沒送鄭鴻鳴進監獄都是輕的!

秦伯說:“鴻鳴少爺跟您解釋,說他不清楚這件事,一直是手底下副總做的,而那個人恰巧是俞先生剛提拔上來,所以……”

後面的話秦伯覺得不用再說了,鄭殊別的無動於衷,可一聽到俞斯年有可能暗中陷害,故意把他的人踢出公司,那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一定要對著幹的。

其實也不想想,副總權力再大,工程款去向都得總經理簽字確認,這種推鍋的理由怎麽能站得住腳?

“另外在這件事發生之前,鴻鳴少爺舉辦了一個海邊派對,您得到了一艘看了很久的遊艇。”

鄭殊嘴角一抽,“就這?”

秦伯點頭,“就這。”

有了一個足夠的理由推卸責任,又討了大少爺的開心,是非對錯就沒那麽重要了。

鄭殊無語道:“你也不勸勸?”萬煌損失的錢不知道能買多少艘遊艇了!

秦伯深深地看著鄭殊,用一種復雜而為妙的語調嘆息:“那也要勸得動才行,俞先生都退了一步,讓鴻鳴少爺留在分公司了。”言下之意,他能有什麽辦法?

鄭殊:“……”

攤上這樣的老板,真是公司的福氣。

而俞斯年能頂著他的壓力將萬煌做大做強,已經不是厲害兩個字能夠形容,那是強大!

心臟要強大!

*

首都,京市

俞斯年此刻正參加一場專題會議,這場會議並非由政府主辦,而是來自地產業龍頭——豐裕地產牽頭舉行。

借著國土資源部宣布土地新政策的機會,謝氏將各地的頭部企業邀請到一起,就目前地產形勢和風向展開交流,彼此交換信息,以期尋找進一步的合作和商機。

會議以座談會的形式在謝家一處度假山莊舉行,雖然氣氛輕松隨意,但出席的都是知名企業的掌舵人,所以含金量相當高,而能在這裏有一席之位,可以算是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他們通常會出現在財經雜志,以及相關的峰會講壇上,年紀也多是五十以上,臉上帶著風霜的痕跡,以及時間和智慧的沉澱。

當然年輕人也有,不過多是各家精心栽培,將來接手公司的優秀後輩,機會難得,這次有幸被長輩帶過來見見世面。

平時心高氣傲的他們此刻自覺地坐在大廳的後方或者角落,安靜地豎耳傾聽,表情謙遜有禮,做足了請教的姿態,但目光卻時不時地望向中間,那唯一一個能與自家長輩平起平坐的同齡人——萬煌集團董事長,俞斯年。

作為霸占南方市場,全國排名前五的房企一把手,他自然也受邀參加,而且座位在前,不容忽視。

雖然萬煌在鄭富源手中規模已經達到了全國前20,但真正將它發展成第一梯隊的卻是俞斯年。

在這裏,沒有誰會質疑他的實力,更因為他的年輕給予更高的重視,因為萬煌並未止步,在霸占了南方巨大市場份額之後,已經沉穩地挺軍北方。

這說明,萬煌在人民群眾當中擁有不俗的口碑,人們願意沖著這個品牌花光自己的積蓄,置辦出一生中可能最重要的一份資產,一個家。

“這次國土資源部提出的土地新政策,大家不妨解讀一下,我先拋磚引玉,談談我的看法。”

謝家掌舵人年事已高,並沒有出席,這次是由擔任集團總裁的長子謝清主持,他說:“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兩點,一個是國家將推動的棚改項目,全國回遷用地大量增加,這是好事,說明市場在擴大,地產業迎來了春天;可另一方面土地又增加了開發時限,這意味著今後我們拿地的風險會增大,囤地會變得更困難,兩者結合,對房地產業來說,機遇和挑戰並存,就看誰能更準確的掌握市場動向。而就目前情形,正是利好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