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番外:水果登陸記(第2/3頁)

“怎麽了?是太難吃嗎?是要吐了?”鄒長生追上去關心地問。

“普難次(不難吃)。”李福把抹了果醬的面包吃幹凈,然後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這種果醬挺好吃的,等我去加點蒜泥、胡椒、細鹽,那才能更香呢。”

加入蒜泥、胡椒和細鹽之後的果醬,瞧著依舊不好看,可是味道卻被大大提升。李福繼續切了好多片巴掌大的厚面包,塗上綠色的果醬,遞給諸位同學。他自吹自擂:“都嘗嘗,我李爺的手藝絕對好吃,調的醬絕了!”

鄒長生取了一片抹醬的面包,他咬了一小口,發現入口的味道又醇又香,比黃油面包還要好吃。大蒜的香氣很好地中和了牛油果的膩味,而胡椒的辛辣、細鹽的鹹味與果肉本身的油脂混合在一起,竟然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鮮味。

“好吃哦。”有同學贊嘆道,“這樣做的果醬抹面包,跟我娘做的豬油渣饃饃一樣香。”

油脂和碳水混合在一起,容易讓人產生滿足和喜悅的情緒。留學生認可這種果醬的味道,然後給這種水果起了一個名字——

豬油果。

豬油果的名字飽含著眾人鄉愁,在家的時候,人們吃葷油多是豬油。這種果實的味道跟豬油一樣香,綠色的果醬拌飯吃出近乎豬油拌飯的肥美!

大家一致認為:“就叫它豬油果!豬油果!”

那個叫做李福的學生吃了一個月豬油果拌飯,體重胖了五斤,臉色更加紅潤。經此試驗,留學生們認為豬油果不僅美味,還容易長肉,真是好處多多。發胖在這個年頭不是壞事,若是能再胖一些,別人都會認為這個人家境十分優渥。

李福驚喜於自己發胖,嚷嚷道:“等回到京城,我把豬油果獻給皇上,這麽養人的好東西絕對要送給皇上!”

酸果算一樣,豬油果算一樣,不知道功效的多籽果實算一樣。它們歷經海上的風浪和顛簸,被留學生們帶回來大清的土地上。等呈到禦案之上,皇上帶著老花眼辨認一下,很快分辨出來。

蕭靖拿起幾片圓形的水果幹,雖然果肉已經氧化成褐色,單憑這種果幹泡水酸溜溜味道,他很篤定地猜到,應該是檸檬,檸檬水就是這樣的味道!

他看到小小的樹苗,非常手賤地扯了兩片葉子下來。葉片散發出來檸檬特殊的清香,這棵樹苗果真是檸檬!

另外呈上來一對圓滾滾的巨大果核,外表十分光滑。皇上摸著果核覺得有點膩手,像是發油的感覺,有點似曾相識。他召見留學生代表李福,詢問這種幾種果實吃起來是什麽味道。

李福激動地說:“回稟皇上,那個果幹泡水非常酸的,我們叫它做酸果,英吉利海軍會在海上飲用酸果汁,據說能治療航海病!那個很圓的果核,長出來果實我們叫做豬油果!豬油果做出來的果醬比豬油更香,而且吃了容易長肉!”

下一秒,他不太自然的神色:“還有一種紅色果實的種子,是在法蘭西買來的。我們沒有嘗過果實的味道,只聽人說過這種東西,籽很多,寓意多籽多福呢。”

蕭靖:酸果?檸檬?

蕭靖:這是牛油果吧?怎麽改叫豬油果了?

蕭靖:豬油果就豬油果吧。

蕭靖:吃個水果還多子多福?莫不是紅色火龍果的種子?

皇上神色喜悅,贊賞地說:“你們把諸多物產帶回來大清,乃是大清的功臣,重重有賞啊!”

豬油果後世好像在雲南有產的?等會兒派人到南方種豬油果!檸檬好像好多省份都有產的,也要把檸檬傳播開來,檸檬蜂蜜水喝著不錯!

至於那個“多籽”果實的種子,留學生們沒有吃過這種果實的味道,也沒有見過,只是道聽途說。蕭靖想著碩大的火龍果,取了幾粒種子種在大盆裏,給它澆水,等它發芽。

等種子冒出苗頭之後,他一拍腦袋:“啊,年紀大犯蠢了!火龍果好像是熱帶水果吧?我在北京露天種火龍果種個毛線啊!”

種都種了,皇上只好認命,希望天降奇跡。漸漸的,他發現種出來植株很矮,葉片很小,跟粗壯的火龍果枝幹沒有半毛錢關系。植株開出來嫩嫩的小白花,跟酷似曇花的火龍果花完全不一樣!

皇上不抱希望,認為是留學生們在法國被人哄騙,買了假種子。他大度地想:“算了,年輕人已經夠努力了,不要責怪他們。”

蕭靖想放棄種植,是張嫣閑著沒事幹,接手這盆“假種子”種出來的植物。小張不知道他內心的糾結和失落,興匆匆地許願,還給小白花授粉:“我希望種出來的果實又香又甜,甜的,一定要甜的!千萬不要像酸果那樣酸的!”

大概小張的許願老天爺聽到了。

又過了兩個月,植株的花朵謝了,結出來的果實慢慢紅了。蕭靖好久沒有搭理這盆小東西,突然間一看,驚喜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