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四爺不熬夜(55)

◎清世宗做好事◎

農歷十一月的北京已經很冷了。

十二歲的烏林珠穿著茶色的棉襖, 她把頭發梳成兩條辮子,用紅色的頭繩紮好, 垂落在臉頰旁邊。她呼吸的時候帶出來一大股白霧, 她搓了搓手,對身後的小孩喊著:“訥蘇肯,你先跟我去定上兩車煤, 家裏的煤不多了,得叫人在臘月前送過去。然後我們再去買兩筐白菜,白菜也得屯一些。”

眼看著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 京城家家戶戶都在儲存冬季要用的煤炭和菜蔬。至於年貨糖果之類的零嘴, 這是有錢人家才會考慮的東西。

烏林珠摸著懷裏的錢袋子,心想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啊。

“姑姑,你能給我買一根冰糖葫蘆嗎?”六歲的訥蘇肯咽了咽口水, “姑姑, 你說過的,帶我來街上就買冰糖葫蘆。”

烏林珠看到遠處叫賣冰糖葫蘆的老頭,靈機一動:“能不能吃上冰糖葫蘆,那得看你的書念得怎樣。”

訥蘇肯很有信心地拍著小胸脯:“姑姑,我都會背了,學堂裏面的先生都說我學得好呢。不信你聽我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小孩的背書聲在街上飛揚,他口齒伶俐,許多讀書人忍不住看向這對年幼的姑侄。男孩在這個年歲能背下《禮記》的名篇,儼然是下過苦功的。

只可惜,想要實現《禮記》裏面“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社會何其之難?

反正烏林珠聽懂了侄子背的書,她不認為現在的大清是書裏描寫的那樣。烏林珠在心底胡思亂想:也許在好多年之前的先賢時期,那會兒的人們過的是這樣的好日子?

在侄子期盼的小眼神中,烏林珠豪爽地掏出來兩文錢。她指了指賣冰糖葫蘆的老人,道:“你去挑一根大的,我要吃兩顆冰糖葫蘆!”

一根冰糖葫蘆只有八顆,烏林珠吃兩顆,訥蘇肯能吃六顆。姑侄兩人毫不客氣地把一根冰糖葫蘆幹完,把嘴一抹,回家之後大人們瞧不出來的。

這不是烏林珠和侄兒第一次團夥作案了。

烏林珠出身在一個傳統的滿人家族,據說祖上是輝發部的國主呢!全靠著祖宗的庇佑,烏林珠的阿瑪訥爾布混成一個世襲的佐領。如今朝廷以一百三四十人為單位設置佐領,佐領這個官職說大不大,大約跟後世的街道工作人員差不多。

有點小權,但絕對不是高官。

只是訥爾布前些年生過重病,他把佐領的職位傳給兒子訥禮。父親當家跟兄長當家是完全不一樣的日子,阿瑪當家的時候,烏林珠讀過幾本書,勉強比得上漢人的“大家閨秀”。等到兄長訥禮出去辦差,烏林珠便學會承擔家務,努力讓自己看上去不是一個“閑人”。

當然,她不是兩袖清風的人,她會趁著給家裏屯白菜的時候弄來兩個銅錢,然後獎勵自己一根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蘆。她不怕被熟人瞧見,因為冰糖葫蘆是侄子訥蘇肯鬧著要吃的,八顆山楂她只吃了兩顆,訥蘇肯吃了六顆。

為了兩顆冰糖葫蘆的事兒,家人能責備她嗎?

那拉氏還沒有窮到那種地步。

雖然也不富裕。

沒有在朝廷上混出名堂的滿人家族,活得都是很苦的。烏林珠全家是鑲藍旗人,他們無事不得離開本旗。旗人不得經商,起碼在明面上不可以。大約皇上怕滿人都去耕地,從而荒廢騎射,底層滿人是沒有田地的,他們有朝廷發放的餉米和餉銀。

在餉米和餉銀這一點上,烏林珠特別羨慕阿瑪、哥哥和訥蘇肯。在旗的男人們都可以有餉米和餉銀,連訥蘇肯這種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都能拿到折半的銀子。雖然層層盤剝下來,男丁拿到手的餉米和餉銀並不算很多,但比什麽都沒有的女孩要強。

“怎麽皇上不說格格也能拿銀子和米糧呢?”烏林珠又在胡思亂想,“要是我也能拿到餉米和餉銀就好了。”這樣她吃飯的時候就能更有底氣,吃得更多了。

烏林珠去到賣煤的地方,她拿出來一百個銅板當作定金,預定了兩車好煤。她瞧見富有的煤老板用上帶電的暖爐,打心眼裏十分羨慕。

她多看了兩眼,感慨道:“都說電器就是好用啊。”

近年來能用得上電器的人家是越來越多了,不只是王公貴族,一些較為富裕的人家也請人拉上電線。拉電線是一筆開銷,電器是一筆開銷,據說通電之後的電費又是一筆開銷。這樣的開銷太大了,屋子裏日日亮著電燈,夏天開電扇、冬天開電爐。

京城百姓們都說:“能用上電器的,那可真是花錢如流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