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趙禎無遺憾(55)(第3/3頁)

臨別的時候,魯國長公主從玉津園拿了兩只粉青釉瓷瓶,這可是官窯的做工,底部刻著“玉津園”的印。

志沖塞了一只給狄青,她高傲極了,不允許他拒絕。

“給你瓶子……平安……”

“你送我金釵,我給你還禮。”

“就跟那個詩裏說的,有來有往。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她願意跟他好。

等志沖回到家裏的時候,蕭靖和張嫣正坐在前廳等著。蕭靖一看到志沖頭上的金釵,樂得拍手,相親的事兒成了!

官家八卦地問:“你們今日玩了些什麽?”

志沖:“我們給大象摘瓜,還給大象鏟屎。”

蕭靖:唔,這是一場有味道的相親。

官家追問:“然後呢?”

“我們去看了貓。”志沖的語氣十分遺憾,“小青他連個貓兒都打不過。”

“什麽貓?”蕭靖心想狄青那麽大個人,應該不怕貓吧?

志沖:“占城貓和天竺貓。”

蕭靖:“……”

哦,他知道狄青為什麽打不過了。

孟加拉虎和亞洲獅,惹不起惹不起。公主喜歡逗貓的愛好挺好的,就是比較費男朋友。

作者有話說:

有參考北宋玉津園的資料。

先帝除了愛拜神,還是一個開動物園的男人。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下詔:“詔諸國獅子、馴象、奇獸列於外苑,諭群臣就苑中遊宴。”據說玉津園裏有交趾馴象、占城金毛獅、神羊、靈犀、天竺狻猊、孔雀、白鷴、大象、犎牛、獨峰橐、白駝等等。

關於玉津園的大象,《玉海》記載:“乾德五年八月,有象自嶺南來,至都城外獲之。其後吳越、廣南、交州繼獻馴象四十五頭,於南薰門外玉津園東北置養象所,作馴象旗。”為了給大象提供足夠的草料,朝廷“令玉津園布種象食茭草十五頃”,即在玉津園開辟了十五頃地種植茭草。

為什麽狄青給志沖戴上金釵,這是一個當時的相親習俗:“如新人中意,則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若不如意,則磅彩緞兩匹,謂之‘壓驚’,則婚事不諧矣。”

如果男方沒看上女方,則需要賠兩匹彩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