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李治不頭疼(97)(第2/2頁)

太子吃了好多狗糧,等回到長安之後,他品出來好多感悟。他私底下跟容娘說:“阿娘怎麽那麽厲害呢?我想不出來的辦法,她想得好,把沙苑建得特別漂亮!等連城再大一些,我帶著你們去沙苑騎馬玩幾天,那裏的馬路有那麽寬!”

連城是李弘和容娘第一胎生的的小子,別人家的小孩都是什麽“寶寶”“珠珠”。小皇孫一聽小名就特別貴,他價值連城!

“阿娘本來就特別厲害。”容娘是婆母的頭號粉絲,在她看來,各朝各代的皇後都沒有人比阿娘更優秀了。

論生育,武皇後生了四子二女,都養得健健康康。論容貌,武皇後生得美,不然李氏父子不可能都瞅她。論學識和眼界,武皇後在長安開學校,致力於推廣農業和科學,被她教過的孩子超過百數。

她不為外戚扒拉好處,一門心思全向著聖人!

最關鍵的是,她本人十分健康,平日裏很少生病,估計能高壽。自大唐開國以來,太穆皇後(李世民的母親竇氏,活到44歲)和文德皇後(李世民的老婆長孫氏,活到35歲)的命格好歸好,可是她們的福氣不夠多,即使有丈夫愛重和兒女孝順,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當今聖人認為,全天下的女人都不及他老婆好。

為了慶祝老婆過五十歲生日,聖人要搞事,搞事,搞事!

從沙苑回來沒多久,張嫣按照李治的記憶,下詔令:讓朝廷尊稱自己為“天皇”,稱皇後為“天後”,並稱二聖。小張特地加了一句,別人單獨稱呼天後的時候,也應當尊稱一句“聖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蕭靖已經算是無冕之皇了。

當然,張嫣吹歸吹,她沒有單獨吹自己和舅舅兩個的功勞。她大方地給李家的祖宗封賞,反正老老老老李和老老老老老李已經死了好多年,多給點溢美之詞又不用花錢。

要誇要一起誇!

聖人追封遠祖父李熙(李治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為宣皇帝,妣張氏為宣莊皇後;追封天祖父李天賜(李治的祖父的祖父的父親)為光皇帝,妣賈氏為光懿皇後;追封太武皇帝(李淵)為神堯皇帝,太穆皇後(竇氏)為太穆神皇後;追封文皇帝(李世民)為太宗文武聖皇帝,文德皇後(長孫氏)為文德聖皇後。

至於為什麽漏了李治的祖父的祖父李虎呢?

因為在武德元年,李淵已經追封這位祖父為景皇帝,祖母梁氏為景烈皇後。大概是李淵臉皮薄,他當時只追封李虎的父親李天賜為懿王,李虎的祖父李熙為宣簡公。

這哪夠啊!

李治和祖父李淵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物,小李臉皮厚,這回趕緊把李虎前頭的祖宗也追封上去。在這一點上,阿武和李治不愧為夫妻,等女皇建立武周之後,女皇她爹、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五世祖全部追封為皇帝。

不過,這輩子蕭靖沒想過要當女皇,武周的皇帝們應該被他蝴蝶掉了。張嫣這次不僅給李家祖先追封帝位,還特意給武家祖先追封了親王和郡王位,十分大方。

什麽是不好意思?

二聖的字典裏壓根沒有這個詞兒。

有朝臣不滿意皇後稱聖,暗戳戳跟太子說,想要太子勸勸聖人和皇後。他們跟太子講道理:自古以來男尊女卑,哪裏有女子稱聖人的?

可是李弘理都不理他們。

他把沙苑的功勞擺出來:皇後替聖人出謀劃策,她不但安置好流民,還順帶給國家搞建設,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如今沙苑家家有房子住,地裏的紅薯多得吃不完,七八歲的的小孩在馬背上如履平地,將來他們可建成為一支強大的騎兵。

他指著兩個大臣,質問道:“是你有這樣的本事?還是他有?”

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羞愧得不敢再說話。

別人不敢當面反對,大明宮的兩位聖人當大家都十分支持。九歲的太平公主靠在母親身邊,笑著說:“阿娘,以後是不是我也要稱呼你做聖人?”

“什麽聖人不聖人的,反正我是你媽,你媽就得管你。”蕭靖一眼看穿小女兒的心思,“今天的作業寫了沒?快去寫,過幾天讓你玩。”

太平公主苦著一張臉,虧她剛才以為阿娘高興,能免除她一日的功課。不過小太平很快振作起來,因為阿娘說了,過幾天能松快松快,這能算是意外之喜。

公主的新衣服和新首飾都做好啦。

這都八月了。

太宗皇帝規定,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為了慶祝二聖臨朝,今年的中秋節宴會將會舉辦得比較盛大。預計方案是兩位聖人先設祭壇拜月,再誦讀經文,最後宴請文武百官和皇室貴胄。

作者有話說:

二聖臨朝的資料有參考《資治通鑒·唐紀·唐紀十八》: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公為宣皇帝,妣張氏為宣莊皇後;懿王為光皇帝,妣賈氏為光懿皇後;太武皇帝為神堯皇帝,太穆皇後為太穆神皇後;文皇帝為太宗文武聖皇帝,文德皇後為文德聖皇後。皇帝稱天皇,皇後稱天後,以避先帝、先後之稱。改元,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