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李治不頭疼(81)(第2/3頁)

大雁不僅是會飛的候鳥,而且是一種會遊泳的水鳥。不到一刻鐘,一群身強體壯的太監把直徑兩米多的大木盆搬上來,倒滿水,兩只被放開的白雁撲騰兩下,在木盆裏遊得穩穩的。

“鵝鵝——”

它們甚至叫了兩聲,聽著跟鵝叫差不多。

吐蕃使臣的臉瞬間僵了。

他們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一雙白雁遊得快樂。他們的心裏也在打鼓,莫非他們真的捉了一雙白鵝過來?

所以大唐公主才如此憤怒?第一回合,安安在氣勢上壓倒對方,這還不算完。她一手揪住木盆裏的白雁,舉到其他使臣的面前,問:“我說它是白鵝,我的父母肯定會說它是白鵝,因為我們是一家的,所以這樣不公平。都說要避嫌,你們且說說,這到底是白雁還是白鵝?”

第一個被問到的是於闐國的使臣,於闐國是大唐的屬國,是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於闐國與吐蕃時常有沖突,都是吐蕃人來侵略他們。於闐人是親唐派的,他們對吐蕃人有怨恨,自然不願意大唐公主到吐蕃和親。

“回答公主的話,這是白鵝。”灰眼睛的於闐國使臣說,他還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它們比鴨和雞長得大,一定是鵝。”

哦豁,看來這個使臣是聰明人。

鵝比鴨和雞長得大,所以比鴨和雞長得大的鳥,就一定是鵝嗎?

這又是一個邏輯陷阱。

安安對這個回答很滿意,她獲得了外族人的支持。問完於闐國的人,她下一步走到了倭國的使臣面前。倭國的男人戴著一頂黑帽子,像是學了大唐的烏紗帽,但沒學全,看起來有點怪。

公主又問:“你們說,這只禽鳥是白雁還是白鵝?”

倭國國主近年來經常派“遣唐使”過來學習知識,他們哪裏敢跟大唐公主翻臉。要是惹了公主生氣,不給他們的人到國子監學習怎麽辦?

倭國使臣一臉恭敬地說:“臣認為這是白鵝,大雁是灰色的。”

尋常大雁是灰色,可是它倆說不定是白化病啊!使臣睜著眼睛說瞎話,臉不紅心不跳。

安安又問了龜茲、高句麗等國的使臣,他們都說公主沒看錯,這就是白鵝。

一群吐蕃人見別人都說是白鵝,終於慌得手足無措。

他們讀書少,不知道有“指鹿為馬”這個典故。既然趙高能指著鹿說是馬,別人都附和著說是。安定公主指著白雁說白鵝,這不算過分吧?

“安定。”張嫣終於發話了,“既然吐蕃人送白鵝給你,你便拿去烤著吃吧。

白雁都沒了,雙方的婚事自然免談。唯一能證明的白雁都進人肚子了,哪裏有證據可再翻案?

吐蕃贊普不在現場,他注定要吃下這個悶虧。小年輕不但求婚沒成,他更是成了“認不清白雁和白鵝”的大傻子,要被天下人恥笑。

誰會在乎真相呢?

聖人讓史官記錄下來:乾封元年人日,吐蕃人用一雙白鵝向安定公主求親。聖人大度,寬恕吐蕃人失察的罪過。

啊,天子真是寬容仁慈的人啊!

安安不喜歡繼續呆在宴會,她喝了兩杯梅子酒,酒氣上頭,臉頰的紅暈頓時上來了。她借口怕“酒醉失儀”,走路腳步漂浮,扶著自家長史離開宴會現場。

姚元崇砸吧砸吧嘴,回過味兒來,他想要保護公主,有一瞬間想要沖出去砍死幾個吐蕃人。其實公主完全不笨,她真是太聰明了!

他小心翼翼地扶著公主,回到休息的行宮。等見不到大臣們,安安瞬間精神起來,一雙眼睛亮得驚人。她把腦袋靠在軟綿綿的抱枕上,絲毫不見剛才的咄咄逼人,溫順得不可思議。

“咕嚕……”一聲響起。

安安尷尬地笑了笑,宴席上的菜是好菜,可人不是好人。她的興致全被擾了,連酸酸甜甜的櫻桃燒肉都沒吃幾口。她拉著小哥哥的手,讓他留下來陪他。

“元之,我沒吃飽。”

“元之,他們太欺負人了,居然送兩只鵝給我。”

“元之,阿娘讓人把鐵鍋帶來。一共有兩只鵝,一只用來做鐵鍋燉大鵝,一只做烤鵝。等會兒你陪著我吃好不好?我這裏還有大姐姐送的葡萄酒。馬乳葡萄釀的酒,葡萄藤還是我祖父種下的……”

她那麽嬌氣,貪吃,有一點兒好運氣。

她會是大唐最幸福的公主。

姚元崇算是看明白了,安定公主哪裏是聰明,分明是憨。別人是指鹿為馬,她是真的眼瘸。她認不出來,還那麽理直氣壯!

一看就是被父母縱容慣的孩子。

他輕笑一聲,說了一聲“好”。

太宗皇帝種的葡萄釀酒,可不是誰都有這個福氣喝的。他惜福,卻貪心,想要有更多的福氣。

如果福氣多到滿出來的話。

那就分一點兒給公主,讓皇天後土保佑一下這個小傻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