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李治不頭疼(23)

◎武婕妤出的記者選拔筆試題◎

從濮王府回來之後, 蕭靖給報社記者的選拔設計考試題。

張嫣:“舅舅,什麽是記者?”

蕭靖:“自然是記錄世間之事, 寫成文章的人。報社除了需要主編, 還需要有很多記者。”

張嫣:懂了。

弘文館有很多官員和學生,大家都能寫一手錦繡文章,符合記者的基本要求。但是能寫的人, 不一定能成為好的記者。

記者需要有好奇心、客觀公正的態度以及簡潔易懂的文筆。報紙的目標客戶天下識字的人,你寫成《洛神賦》那般文縐縐的,小學生看不懂啊。

蕭靖特意出了一份題目, 來考考弘文館那群人。他把擬好的題目先給張嫣看, 她很快看完了——

小張露出迷之微笑。

“舅舅,這樣的題,他們應該答不上來吧?”

“就是要挫一挫他們的銳氣嘛。”

“我怕他們回家怒罵出題人。”

“罵就罵, 反正我聽不到。”

蕭靖露出很自信的笑容, 然後他被“真心問候”了整整大半個月。

三天後

弘文館的官員和學生有一個算一個,只要不是老得滿頭白發的,都收到聖人的邀請函。意思很簡潔,聖人說他想要辦一個報社,請大家明日巳時(上午九點)準時前往芙蓉園參加考試,考得好可以被選拔入社。

邀請函上有友情提示:別想著弄虛作假,監考人是濮王李泰。

館內瞬間沸騰了。

濮王李泰?

是以前的魏王李泰!

李泰精於文章, 主持編寫《括地志》,曾經的魏王府設置文學館,招攬有才之士,說他是文壇大佬並不為過。弘文館有不少官員曾經在他的文學館混過, 魏王落敗的時候, 還有不少人替他惋惜。

沒想到人家被皇帝弟弟請回來長安了。

“那個什麽報社, 是什麽社?”

“莫非是詩社?”

“我猜也許是聖人想要作文章呢。”

“這可說不準。”

許敬宗和崔義玄暗暗對視了一眼,隱隱有些興奮之感。他們兩人剛被聖旨調回來長安,擔任弘文館學士,相當於學校裏面老師的身份。聖人召見過他們兩人,暗示讓他們為武氏的喉舌,在別人說武婕妤壞話的時候挺身而出。

報社是做什麽文章的?

他們定要寫最宏大的文章,歌頌武婕妤的美德,不能讓她受半點兒委屈!

至於一群讀書的年輕學生,沒有老師們想得那麽多。今年弘文館總共有三十名學生,最小的十四歲,最大的十九歲,絕大多數人出身不凡,或者是才學頂尖者。濮王李泰剛回來長安,把自己的兒子李欣塞進來當插班生。

不為別的,他是想讓李欣當記者,學會在李治面前露臉。

李欣一下子被同學們圍住了。

年輕人的耳朵頓時發紅,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面,只能艱難地保持微笑。他沒有隱瞞過自己的身份,九叔和耶耶籌劃報社的事情,他聽了倆耳朵。

李欣頂著同學和老師們熱切的目光,說話的語氣不太確定:“……九叔說過,文章不要繁復,力求後院婦人和剛啟蒙的孩子都看得懂。內容必須言而有實,不能過分誇大,不能胡編亂造。”

“哦——”

眾人聽完,若有所思。

只要李欣沒撒謊,聖人便是不喜歡誇張派,他喜歡寫實派的。把文章寫得花團錦簇不容易,其實寫實派更難,對筆力的要求更高。

報紙上的文章,比如新聞,要求的就是要真實。

“不過……結合一些吸引眼球的小手段,也不是不可以。”

這句話是蕭靖說的。

一個深受奇葩小編荼毒的後世人。

大唐芙蓉園,曲江河畔

因為天氣太熱,監考官李泰把考試地點安排在曲江旁邊的涼亭。江面非常開闊,迎面而來有陣陣清風,他捧著弟弟友情贈送的零食,一邊喝茶一邊剝五香核桃仁,別提有多愜意了。

濮王完全體會不到考生們緊張的心態。

考生們有老有小,年紀跨度極大,老的是弘文館的老師們,五十歲的都有。小的是讀書的學生們,充滿青春洋溢的風采。除去力有不逮的老夫子,過來參加報社考試的總共有五十人。

武氏兩大打手許敬宗和崔義玄、李治的大侄子李欣都在內。

大家對參加聖人的報社,報以極大的熱情。聽聞這不是普通的詩社,聖人會親自看他們的稿子,若是寫得好的,說不定能得到聖人的召見。

打工人,打工魂,替皇帝打工就是人上人!

鑒於這次考試沒有參考書目,監考人又是大名鼎鼎的李泰,完全沒有作弊的可能。考生們不知道會考什麽,連李泰都不知道。

為了防止泄題,濮王在早上才拿到卷子。

試卷是郭家的書坊印刷的,郭孝慎靠著武氏的關系,成功搭上當今皇帝,高興得一夜沒睡著。他那裏有工人和地方,聖人說了,以後的報紙交給他印,他負責在長安城中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