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劉盈不短命(84)(第2/3頁)

說不定多演兩句詞兒,陛下就能看上她們呢?

演員敢改敢演,導演不敢出聲,到最後弄出來的《霸道老王愛上我》……

主角已經不是當初的老王了。

導演兼編劇的太樂令覺得虧心,他不知道劇本原是蕭靖寫的,幹脆連劇的名字都改了。他參照《詩經·木瓜》的那種調調,把劇名改成《紫茄記》。

在張嫣十五歲生日前三天,這位小官拿著最終的《紫茄記》劇本來求未央宮見陛下。

“那就讓他進來吧。”蕭靖看了兩頁,有些好奇,“為什麽叫《紫茄記》呢?”

太樂令擦了擦頭頂的冷汗,恭敬地說:“回陛下的話,因為劇中的王老五送給了肖花花的定情信物是一根茄子,其中有一段唱詞最為動人。投我以紫茄,報之以真情。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在之後的劇情發展當中,紫色的茄子能算作是一條暗線。每次肖花花在夜裏思念王老五的時候,都會拿出來這一根茄子,對著茄子長籲短嘆,互訴衷腸。

連她離開王老五,被千裏追妻的時候,都沒忘了帶上這一根油光水滑的茄子。

一來可以體現她對王老五的情誼,二來也能睹物思人。

蕭靖:“……”

不知道是不是有內涵,他總覺得這個點有點黃。

也許是他黃者見黃了。

不過細想一下,古代人民的思想還是很開放的。

在《周禮》中也有記載:“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周朝官府下令強制成年男女參加在仲春舉行的桑林大會,大家齊聚在桑林中玩耍嬉戲,甚至官方給予“奔者不禁”的法律保護。

就是說對自己身材很自信的大兄弟大美女,請開始你們的表演。

不用擔心因為暴露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唉,生不逢時啊。”

想到這兒,皇帝捂住了自己的小心臟,一時間感慨萬千。

也不知道是希望還是失望。

他放下手裏的《紫茄記》,相比《周禮》裏面關於民俗民風的記載,這些算是小兒科了。他讓掌管天時的太史令看看皇後生辰那日的天氣好不好,若是沒有什麽問題的話,那就在那天公演吧。

張嫣是春天過生日的,說來也巧,她出生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因為容貌極美,後世還有人稱她是花神轉世。

“管他是不是花神娘娘,反正小姑娘是我一個人的娘娘。”

蕭靖定了在未央宮旁邊的天祿閣看戲,他特地今日不上班,說好是陪家裏的小姑娘過生日的。小皇後早早就期待滿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的頭發很柔順,挽了一個漂亮的高髻,還回過頭來問他好不好看。

“好看啊,再戴上朕做的簪子就更好看了。”

“好啊,舅舅快給我戴上。”

男人從她背後環抱住,給少女插上一支白玉發簪。簪子的式樣很簡單,簪首雕刻著鳳和祥雲,但整根簪子卻打磨得非常光滑。

是他親自做的。

他上班摸魚,躲在未央宮裏磨了將近一個月,才做出來的。好幾次磨到手流血了,被張嫣一眼就看到了,他還找借口搪塞了她好幾回。

蕭靖覺得有些對不起小皇後,“本該是今日行及笄禮的,可是嫣兒的及笄禮沒有了。”

“笄”便是簪子的意思,他做了發簪,想給她彌補一下。尋常貴族少女都在這一天風風光光的,大排筵席宴請賓客,表示自己已經長大成年。可是張嫣都是已婚人士的身份,哪裏還會擺及笄禮啊。

“沒事啊。”懷裏的少女回頭,笑靨如花,“我要不是早早進宮來,舅舅就被人騙走了。”

來得晚不如來得早,既然她都認準了,她可不想吃別人吃剩的飯菜。

皇後的及笄禮不能擺,但是能多喊些人來唱戲,熱熱鬧鬧的也不錯。

聽說兒子出了好玩的主意,連長樂宮那邊的太後娘娘都驚動了。呂雉知道今日是張嫣的生辰,還特意帶了一匣子禮物過來,叫她先別打開,晚上回去再看。

“皇後今年十五歲了……”

呂雉的神落在了少女的身上,白皙的臉蛋嫩得能掐出水來,真是叫人羨慕的青春年華啊。她看到兒子和兒媳還偷偷牽著手,想要說什麽,又咽了下去。

她擺了擺手,“算了,你們就這樣吧。”

比起什麽後宮和子嗣,她更想要兒子好好地活著。那日做的夢太可怕了,夢裏的孝惠皇帝有五六個兒子,卻早早死掉了。

其實,現在這樣也挺好的。

呂雉在張嫣的心目中,一直是大BOSS的那種地位。小姑娘沒想到自己過生日還引來了太後娘娘,頓時行了一禮,恭敬地請太後娘娘坐上座。

太後也不跟她客氣,徑直坐了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