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歷史的十字路口(第2/3頁)

於謹輕嘆一聲道。

他剛剛做了個夢,夢見劉益守登基稱帝,一統天下,自己則是位列三公,子孫延綿富貴不絕。

於謹認為這是大吉之兆!

“父親,高歡如果要跑,我們現在就要動手了啊。”

於實雖然已經三十歲了,但很顯然對於謹那份定力沒有學到家。

“高歡水淹奇雒城,其實是自掘墳墓。如果他不把奇雒城毀了,我尚且要去猜他究竟要往哪裏跑。可現在奇雒城沒了,他除了北上汝陽外,無處可去!

胡僧祐和徐度,已經帶著水軍在汝陽那邊的河道上等著高歡了。”

於謹冷笑說道。

他著急什麽,高歡逃跑只有一條路。除非,他往襄城那邊跑,但那裏是屬於伏牛山脈的範圍,死路一條!

水軍把河道一攔,高歡帶著餓肚子的軍隊行軍就必須得改道,最後還是要進包圍圈。

正在這時,一個親兵走進來,將手裏的竹筒遞給於謹道:“於都督,馬香城的彭樂部請求出戰!支援王思政守城,信件在此。”

於謹接過竹筒,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隨即將戰報遞給於實道:“都整理好,戰後一並交給主公過目。”

“父親,那如何回復彭樂呢?”

於實疑惑問道。

“嚴令彭樂不得出戰,違者軍法從事。現在魏軍還未到油盡燈枯之時,再等等亦是不遲。”

於謹對於實說道,讓他去寫軍令,交給彭樂的斥候帶回去。

“父親……”

“去吧,無須多言。”

於謹嘆息道,他也很想現在就去把高歡給做了,但問題是,現在火候還不到。當年韓信對項羽十面埋伏,尚且讓項羽逃到了烏江邊上。

如今高歡麾下將士還有戰力,軍中也沒有徹底斷糧,誰敢說他們就真的不可能護送高歡返回河北呢?

越是到了危急時刻,越是要穩!

於實下去了,於謹則是閉著眼睛,心裏默默算計著高歡軍中還有多少糧草。

滎陽那邊斷糧的時間是已知的,魏軍運糧的頻率是已知的,魏國漕船的容量是已知的,高歡軍中現在大概還有多少糧草……其實也是可以估計的。

“快到時間了。”於謹睜開眼睛,略有些渾濁的雙目中寒光一閃。

……

懸瓠對岸的土山上,高歡眯著眼睛看著一度攻上城頭的魏軍士卒,又紛紛被趕下來,跌入汝水當中。他微微皺眉,心中權衡著要不要下令撤退。

魏軍利用那個倒塌的“水寨”殘骸為主體,用難以想象的速度,搭建了一座堅固且寬闊的浮橋。

多虧汝水的水深不足三米,再加上水寨倒塌後,已經觸底。魏軍士卒利用夜晚常德水軍回去修整的空档,突擊架設臨時浮橋,天亮前便已經架設完畢!

隨即便立刻開始攻城!一刻都沒有休息!

高歡就是這樣,在逆境中,反而可以超常發揮。如今便是逆境,高歡的發揮一如既往。

懸瓠的城墻並不高,之所以堅固全靠護城河在防護。魏軍利用夜晚架設了寬闊且堅固的浮橋,是王思政沒有料到的。雙方一接戰,懸瓠守軍便因為輕敵吃了大虧,城墻一角被殺紅了眼的魏軍攻破。

關鍵時刻,王思政親自上陣,帶著預備隊在城墻上與登上城頭的魏軍血戰了一個時辰,這才堪堪將魏軍趕下汝河!

這是高歡離勝利最接近的一次,如果類似的“決勝時刻”多來那麽幾次,說不定高歡真可以攻破懸瓠。

但是常德水軍又來了。

船隊在河面上對浮橋上的魏軍射擊,而魏軍在岸上對河面上的船只對射,雙方互有死傷。堅持到黃昏,常德水軍再次退走。

魏軍被對方殺死的士卒並不多,浮橋也還在。但被這麽一幹擾,之前鼓舞起來的那股士氣便泄了。王思政也調整了部署,將傷兵撤換下來,讓士卒們輪流休息,吃飯,恢復體力。

薛孤延趁著天還未完全黑下來,親自組織了幾次攻城,一次比一次效果差。大軍從河北南下以來,已經連續作戰數月,從初春打到初夏。

高歡畫的大餅,已經遙遙無期,根本看不到希望,也沒人認為短期內魏軍可以在河南站穩腳跟,更別提將梁軍徹底趕到淮河以南了!

沒有了奔頭,打仗就成為了混飯吃的活計。已經泄下去的士氣,再也無法提起來,哪怕現在高歡給他們分金山銀山,軍中士卒們也沒辦法拿著這些錢去花。

魏軍如潮水一般退去,懸瓠主將王思政亦是無力的跌坐在城頭,輕聲嘆息,暗道僥幸。

哪怕再有一次像白天那樣規模的攻城,懸瓠就要被破城了。他有點後悔之前派人去向於謹表態,不需要支援。

而懸瓠對岸的土山上,魏軍中軍大帳內,看著軍帳內幾乎是人人帶血的眾多將領,高歡亦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