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心有余而力不足(第3/3頁)

盛唐尚且如此,更何況只是南北朝呢?

以鄴城為核心的政權,要控制青州,只能依靠黃河、濟水等河流。因此在沿路建立倉儲,驛站,乃是實控青州的不二法門。

這種控制,是側重於經濟層面的,而非是政治層面的。要不然,哪怕能控制縣城,青州的糧食布匹,都只能在本地消費,無法運到鄴城,要形成合力,也就無從談起了。

光靠嘴巴吼,是治理不好國家的。任何政權需要的都是具體手段!

孫騰一開口就顯出自己的本事來,他的問題也很明白,建立沿河倉儲也好,驛站也罷,甚至還包括疏通河道,修路等等,哪一個不需要錢?

那可不是一點點小錢!你連啟動資金都沒有,怎麽去完成這條國策?

高歡也陷入沉思之中,很顯然,孫騰的辦法很好,他非常認同。

打通鄴城到青州的“任督二脈”,魏國的實力會再上一個台階。只是缺錢很讓人鬧心。

“其實吧,也不是沒有辦法。”

司馬子如若有所思的說道。

他不像孫騰那樣有實幹,但歪點子向來不少。

“說吧,都是自家兄弟,沒有外人。”

高歡嘆息說道,心情煩躁得很,不想再聽那些彎彎繞繞的話。

“酒專賣,鹽專賣,官府定價,低收高賣,而私人不得販售。

所獲之財帛,足以用來辦龍雀說的這些事情了,甚至還有富余。”

司馬子如慢悠悠的說道。

北魏官方經常津津樂道的,便是不執行食鹽專賣,酒水專賣的政策。

因此那時候普通人吃鹽還比較自由,至少比南朝的人要少了一層盤剝。

如賈思勰這樣的人,還可以鉆研一下釀酒之法,取百家之長,這些都記錄在了《齊民要術》當中。

如果酒水都官府專賣了,民間誰還會去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釀酒技術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了。

可以說《齊民要術》這本書裏面關於釀酒方面的成就,與當時北方不實行酒水專賣是密切相關的。

然而,如今司馬子如要都要將這些權力收歸國有,也就是官府來管控酒水與食鹽的買賣,說實話……也不過是走了漢武帝的老路罷了。

孫騰的策略或許是一種創新與補充,司馬子如的辦法就純粹是在比下限了。

漢武帝實行鹽鐵專賣之策,便有財力養騎兵與匈奴掰手腕。

司馬子如這一策,倒也可以說是直擊要害!

既然缺錢,那就弄錢唄!只要不是放開手腳在民間劫掠,那便是百無禁忌。況且食鹽與酒水的專賣制度,也不算是什麽新鮮東西了。

“用這些錢,來加強對青州的控制。青州沿海盛產海鹽,便可通過河道運到鄴城,或者囤積於河岸兩邊設立的倉儲與驛站,隨取隨用。

高王,此策可行。”

孫騰拱手說道,算是勉強同意了司馬子如的建議。

其實食鹽酒水專賣來錢雖然確實很快,但也有對應的問題,沒有什麽政策是一勞永逸沒有缺點的,只看到底是合適還是不合適。

執政者需要執行合適的政策,而摒棄不合適的政策,這樣便可以將國家拉上正軌運行。

“這些……似乎還不太夠。”

高歡嘆了口氣,孫騰的辦法不是不好,卻沒有說到他心坎上。

“高王,河內郡與滎陽郡,都可以實行屯田之法,一個防備梁國,一個防備關中,所開墾新田,都供給軍需。

反正青州財貨的轉運不免要過滎陽,所以在此地屯紮重兵,建立行台,亦是舉手之勞而已。”

孫騰懇切說道。

好像也只能這樣了吧!

高歡雖然有些失望,卻也不得不接受這樣中正平和的建議了。

其實按他的想法,出台嚴峻法令勸課農桑,抑制河北世家的土地兼並,打擊官員貪腐,趁機整合各方勢力改革軍制,這些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然而諸如此類的事情孫騰提都不提,畢竟他們也是既得利益者,怎麽可能打自己的耳光呢?

再加上如今高歡手裏的力量虛弱,又無法如臂指使的掌控,實行那些激進而有效的改革,確實很不現實。

孫騰的辦法,已經是沒辦法裏頭的好辦法了。

“這些日子就麻煩你們多操心一下,把細則都寫出來吧。”

高歡收拾好心情,對著孫騰等人肅然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