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神器太重,拿著燙手(第2/3頁)

“先帝私人印信在此,這東西是真是假你一看便知。哪怕我是駙馬,也不可能從先帝身上拿到此物,更不可能自己寫下這份遺詔,也沒有必要去寫讓你們兄弟二人當中的一個當新太子。

事已至此,你有什麽想法?”

劉益守嘆了口氣,不再言語。

“姑父……這,這,這……”

蕭詧語無倫次,天下掉下來一個太子的餡餅,把他給砸暈了。他很明白,自己大哥蕭歡性格懦弱,如今梁國大亂,各路藩王群起而發兵建康,估計會有打不完的仗!蕭歡是不可能當這個“太子”的。

然而神器太重,拿著燙手,不拿虐心,為之奈何!

蕭詧簡直要急瘋了。

劉益守看他猶豫不決,接著勸說道:“你兄長是絕對不會接受這個太子之位的,哪怕他知道這是先帝的遺願。

你父身為前任太子,深得民心,仁而愛人。你們本身就應該繼承太子之位。當初天子一念之差,以至今日之禍。他想撥亂反正,卻不想有人不想看到你們當太子,寧可弑君挑動國家大亂!

國家社稷,自有其法。撥亂反正,時不我待。你要不要當一個中興之主,就看這一次了。若是你不願意,我馬上將這份詔書扔到漢江裏面,然後立刻回壽陽去,你就當我沒來過。”

“姑父……本王,本王願意當太子!”

蕭詧咬咬牙說道,他也豁出去了。有句話叫“天予不取,必遭其咎”,現在有兩淮強藩,又是自己姑父的劉益守鼎力相助,又是秉持大義名正言順。

於情於理,都沒有理由去拒絕!

“你要記住,眾多藩王,包括偽太子蕭綱,都是在謀反。只有你才是真正的太子,只有我們兩淮的兵馬,才是真正在撥亂反正,勤王討逆!只有我們一起,才能為國家撥亂反正,中興梁國。

誰跟我們作對的,誰就是亂臣賊子,你要有這個信念,不要有任何懷疑。”

劉益守按住蕭詧的肩膀,一臉堅定的說道。

“姑父……本王,不,朕現在命你為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負責統帥所有願意勤王的隊伍,我們帶兵入建康,平息各路叛亂,再造國家中興!”

蕭詧慷慨激昂的說道,他很快就進入了角色。這種事情嘛,既然決定幹一票,那就別想太多,一個勁的莽就完事了。

王偉以前聽說當年劉益守在洛陽的時候,靠著一張嘴就敲開了河陽關的大門,都以為是好多人為了拍劉益守的馬屁而故意誇大其詞。

今日一見才知道,自家主公這張嘴真是能把死的說成活的。他們這幫北面來的“叛軍”,搖身一變,成為名正言順,官方認證的“勤王義師”。

這個世界太瘋狂,老鼠給貓當伴娘,這回王偉算是見識到了。

“姑父,不,大司馬,請入城詳談!”

蕭詧難掩興奮的說道。

“陛下先走。”

劉益守十分上道的做了個手勢。

“哈哈哈哈哈哈哈!”

蕭詧不過十六七歲,還是少年心性。他挽著劉益守的胳膊說道:“朕與大司馬一同入城。將來,朕必不負卿。”

哪怕連一座額外的城池也沒有占過,蕭詧卻已然把自己當做皇帝看待,跟當初年輕氣盛的元子攸沒有任何區別。

劉益守心中暗暗感慨,皇權這種東西,還真是很容易令人失去理智,難怪古今中外那麽多人因為皇權的魅力而喪失人性。

……

來到襄陽城內,劉益守不經意的四處查看,城內的商鋪居然都有開著門的。來往行人,面無菜色,街面井然有序。

看得出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蕭統死後,蕭詧來到襄陽就藩,治理地方還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一行人來到太守府的書房,屏退下人和侍衛以後,蕭詧這才從桌案上的鎮紙下面,抽出一封書信遞給劉益守。

“朕接到大司馬的信也沒有幾天,而湘東王蕭繹的書信就不期而至。他在書信中鼓動朕和兄長一同出兵建康,跟他合兵一處。

朕看他不安好心,於是便沒有同意。如今蕭繹的人馬在巴陵城附近訓練水軍,蠢蠢欲動,似乎有攻打江陵的打算。”

在古人印象裏,長得醜的就是壞人。而蕭繹這種瞎了一只眼的,更讓人覺得為人陰沉,心思詭譎。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蕭繹要出兵建康,自然必須要保證後路無憂。江陵不僅富庶,而且四通八達,蕭繹眼饞很久了。

我料他在出兵建康前,定會先出兵江陵。”

劉益守十分篤定的說道。

按道理說,建康都沒有占領,就先樹立敵人,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愚蠢的。

然而在前世史書上已然見識過蕭衍的那些賢子孝孫們“精彩表演”,劉益守知道,蕭繹不但做得出這種事情,而且會把蕭歡和蕭詧殺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