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紫微星擡頭(第2/3頁)

每一個郡的工程量其實都不算驚天動地,要做的事情也不復雜。可問題是,這是圍繞著河流做文章,河流流經的地段都需要處理,這可以比喻為一個人身上的某條大動脈,要修補這條動脈,不是割塊肉就能解決的。

從河南的北新蔡郡,再到壽陽郡,再到南面的合肥郡,這些地方的蓄水與河道都需要統籌處理,才能達到根治水患的目的。哪一個地方不配合,工程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然而,哪怕劉益守能調動自己治下的幾個郡配合施工,蕭衍治下的那些貪官汙吏們,肯配合麽?

讓他們不從百姓口袋裏摸魚,已經是逆天之舉。想讓這些人配合修水利,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當然,為了打仗,統治者們還是很願意用水淹這種“高性價比”的活動。當年蕭衍為了水淹壽陽,修築了“浮山堰”,然後……除了死一大堆人以外,沒有任何效果。那些就不算什麽水利工程了。

劉益守在書房裏等了一會,這才等來王偉、陳元康、崔暹、楊愔等人。

“渦口決堤,雖然水淹不到壽陽,可是預計我們有麻煩了。”

劉益守沉聲說道,聽到這話,眾人面色齊變,旋即釋然。兩淮洪澇,又不是什麽新鮮事,不說別的,梁國建立以後,都鬧了多回了,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

“淮河水系匯聚,湖泊交錯,貫通東西,實在是不太好治理。”

陳元康不動聲色的說道。

“待天亮後,召集郡兵去渦口查看情況也不遲。”他又補了一刀。

“可以的,明日我讓源士康帶兵前去救援,我隨同前往。”

劉益守微微點頭,一切只能天亮再說,現在黑夜外面又如此大雨,什麽事情也辦不成。

“很多州郡鄉裏的人才,離開家鄉必定要重新謀生,招賢館可以多宣傳一下,吸納各方人才。這是個好機會。”

陳元康終究是沒忘記正經事。

“可以,此事你盯好了。”

“主公,洪災後,必有大疫,派人去建康采買藥材,刻不容緩。主公之前不是要消耗掉那些銅錢鐵錢麽,這次正好一並辦了。”

王偉也開口說道。

“此計甚好,順便用府庫裏的布匹去收集民間銅錢鐵錢,張貼告示,如果今年秋收前不兌換,今後將禁止兌換。”

劉益守當機立斷拍板。

“主公,抗洪需要人力不少,還要賑災。這些都指望不上蕭菩薩。”

楊愔輕聲說道。

眾人齊齊點頭,蕭衍這家夥什麽德行,大家全都心知肚明。人死歸極樂,蕭衍對民間可沒多少同情心。

“你覺得怎樣辦比較好?”

劉益守問道。

“回主公,以工代賑,只包每日飯食。暫時將災民安置在壽陽,順便將其編練為部曲,打散原屬地後建立新村落。至於受災郡縣,將來全是無主之地,主公可以用優厚條件招募蕭衍治下的戶口移民。

至於受災土地荒蕪,正好休田,何樂不為?

主公有先見之明,在芍陂屯田,糧草足以供給數州之戶口,我們不缺糧,人在地就在。大災之後,我們的力量可以滲透到蕭衍治下的周邊郡縣了。”

楊胖子一番話還是很有見地的,不愧是搞經濟的人才。

劉益守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遵彥(楊愔表字)此言深得我心,此事交給你辦好,我讓楊忠配合你,不聽話的豪強也好,世家也罷,你想怎麽處理都可以。天災來了,殺些人,少點人禍,我不介意。”

聽到劉益守這番殺氣騰騰的話,眾人都是提起心,果然,自家主公就像是三更天進宅的夜貓子,機會來了就不會放過,絕不會空手而歸。

看到眾人都有任務,唯獨自己一旁看著,崔暹也有些著急。

“季倫(崔暹表字),你帶著斛律羨和他麾下那百號人一起,去找我們管轄下的所有寺廟,一家一家的找。

佛祖慈悲,兩淮水災,洪水無情佛門有情。讓他們這些平日裏吃齋念佛的和尚們有人出人,有錢出錢。至於那些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教育他們一下,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出家人慈悲為懷。”

劉益守微微一笑,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魅力。

“教育?要如何教育?”

崔暹一臉迷惑不解。

“軍中的旗杆,很久沒有掛人上去了,它們都很寂寞的。偶爾掛幾個人上去示眾,既懲治了壞人,又教育了群眾。就是這麽個教育法。”

劉益守慢悠悠的“解釋”道。

懂了!

在場幾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全都心中了然。

要掛旗杆早說嘛,這些事情他們都很熟的!

……

渦口所在的三角洲區域,已經全部被淹。馬頭戍也被洪水淹沒,夯土壘起來的堡壘有一面已經塌了。不過水退去後,城內已經沒有洪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