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但是,得加錢(第2/3頁)

“我們與這些人的關系極差,他們寧可把木料拿去燒火,估計也懶得賣給我們。”

劉益守擺擺手,有些掃興的來了一句。傳統的弩箭不行,這年頭又不能走近代機械工業路線,熱兵器估計到火藥就見頂了,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主公所言極是,可是這些問題不是出在我們身上,誰能想到蕭衍的兒子們都是這樣的廢物呢?”

楊愔感慨說道。

麾下部曲最多,勢力最大的蕭繹不說了,直接參與到了謀刺劉益守的行動當中。蕭綱這個小硬幣是太子被蕭衍看管得死死的。

蕭綸和蕭續二人恨不得劉益守快點死,又怎麽可能幫忙呢?

“主公,您不是之前常跟我們說,只有七八歲孩童才講對錯,我們這樣的大人,要看重利益得失,不是麽?”

崔暹不動聲色的說道,用劉益守說過的話來證明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

“所以你是想說什麽?”

劉益守覺得自從崔家小妹懷孕後,崔暹做事的積極性就高了不少。果然,人類都是利益的動物,光憑感情是無法籠絡人心的。

“屬下是想說,我們可以把做好的弩機,賣給那些藩王們,再從他們那裏買其他必須原料。特別是可以先從荊襄那邊的蕭統後人開始,比如蕭歡、蕭詧這樣的人。”

買原料,然後出口成品,這種套路為什麽聽起來如此熟悉?劉益守陷入沉思當中,發現崔暹的主意似乎並不是不可以,只是還有個問題。

“匠作工坊乃是必備之物,為何他們不自己生產,要買我們的呢?”

劉益守有些不解的問道。

聽到這話,楊愔嗤笑道:“那些藩王們,是無法承擔制作弩機的成本的。要開工坊,要請工匠,一條龍走下來,這些都是錢。而且制作的質量也很難保證。

這些藩王們,實際上也是拿著原料,請所在封地附近的官府所屬匠作監來制作,他們只等收貨就行了。

可是這些王爺們經常以蕭衍的名義賴掉工錢,所以官府的工坊那邊也是異常敷衍,常常黑掉他們的部分原料,交付一些劣等品。

這些王爺們本身又不通軍務,現在又沒有打仗,這樣層層下來……”

楊愔給劉益守一個“你懂的”眼神。

劉益守完全了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誰也不會白幹活。

“嗯,派人去跟蕭詧聯系,這家夥膽子大,問他要不要制式裝備的單人弩機,要的話,拿原料來換,不限量的給!木料,鐵料,有什麽給什麽,我都要!”

劉益守當即拍板,打仗就是打的後勤嘛。蕭詧這家夥對蕭衍的偏心極為不滿,難道他不會私下裏陰搓搓的發展軍備?

“蕭繹這家夥實力最強,就不跟他說了。至於蕭綸和蕭續,我們都可以派人聯系。他們壯大了,自然會想蕭衍坐的那個位置,只有拉攏我們的份,絕對不會與我們為敵的。至少是在梁國大亂以前。”

劉益守做事的方式就是膽子大,路子野,敢搞,三下兩下將方略定下來。

但是“出口”弩機,並不代表要出口弩箭。對於箭矢,劉益守嚴格把控,只賣“槍”不賣“子彈”,老硬幣的套路了。

“對了,洛陽來的工匠中有人改進了無羽箭的制作工藝。這個人重賞,此種箭矢也要在軍中推廣。另外賈思勰你要派專人在芍陂那邊湖裏投放魚苗,擴大養殖,在周邊養鴨子養鵝。

收集鵝毛做箭羽,配備給新成立的落雕使用。這支部隊,將來在戰場上專門狙殺敵軍將領,弓矢裝備皆為專用。”

原來這麽早就在布局了啊!楊愔等心中感慨,劉益守果然是做大事的人。他們連忙應承下來,拜謝而去。

等所有人都走後,劉益守才像一條鹹魚似的,趴在桌案上累得只嘆氣。

走上坡路都是很累的,那種在女人床上混一下就能醒掌天下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事情,都只存在於想象之中。

凡事抓大放小,在大事上親力親為,才是那些面上風光的人,背後成功的秘訣。

“力有未逮啊,現在要把種田鋪開,還缺了一個關鍵基建。”

劉益守前世家鄉在徐州,離這裏不遠。安豐塘以南,似乎還有一片人工渠和堰塘,是個大的產糧區。但是現在看起來那邊都是荒地,並未開墾。

畢竟芍陂周邊良田太多了,沒水的荒地,農戶們開發的興趣很低。

這種事情,只能是由治理壽陽的人來牽頭做才能發動群眾開發地方。

“而且得搞點高附加值的東西才行啊,要不沒錢了。”

劉益守趴在桌上,腦子裏靈光一閃,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

剛入冬,劉益守麾下獨孤信、趙貴二人,分別領兵,帶著本部人馬各一萬,合兵一處攻打幾乎處於無抵抗狀態的下邳郡。高歡的人馬剛剛到任一個月不到,屁股都沒坐熱就被人一鍋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