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較短的板才是決定整體實力的關鍵(第2/3頁)

然而你不說出來,不把惡念訴諸惡行,那大家就還是好朋友。

對於這個道理,張亮是很明白的,所以潘樂不動手,他也不會動手。如今提出來也好,免得大家互相猜忌。

“如此,張都督保重吧,唉!”

潘樂也不好說什麽,話都說開了,就按張亮的辦法來吧。贏了大家繼續在彭城混著,輸了的話自不必提,一切都等此戰結束後再說吧。

……

垞城在彭城以北,它的北面,全都是一個又一個星羅棋布的池塘沼澤。歷史上巨野澤經歷了地形大變,形成了面積廣博的微山湖,垞城就成為了微山湖最南面的一座城。

當然,它現在看起來還有些荒涼,基本上是作為扼守天然水道的一個關鍵節點而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在此地設立了都水台,並設使者、參軍、河堤謁者等職,巡查河防,緝拿走私。

因此這裏的城池十分堅固,天然就是個看門的好地方。

張亮放棄這裏,乃是此番布局的最大失誤!然而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因為人心惶惶,連潘樂都想著投敵,你怎麽能指望麾下將校沒這個心思呢?

派兵駐守這裏,不過是肉包打狗而已。張亮的無奈,也是客觀條件造成的,並非是他連這點軍事常識也沒有。

垞城很小,每天的巡視走幾步路就完成了,駐守在此地的宇文泰,每天都會奔波於垞城跟呂梁丘(此地為山丘地形)之間,查看築壩的情況。

宇文泰身邊幫手不少,宇文護、尉遲迥兄弟、賀蘭祥等人都能出力幫忙。

這天巡視完呂梁丘回到垞城簽押房,宇文泰將頭盔摘下,累了一天的他,感覺到大戰即將來臨的沉悶氣息。

大張旗鼓的在呂梁丘築壩攔河,當真以為彭城內的守軍不知道?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呂梁離彭城太近了!目前彭城又沒有被圍困,人家打探這點消息還是不難的。

問題是,知道是一回事,會不會行動,是另外一回事。

宇文泰認為,只要是個正常人,就不會有襲擊呂梁築壩隊伍的心思。原因很簡單,在必經之路上,手握精兵的楊忠,已經埋伏好了等魚兒上鉤。

甚至彭城那邊出城的隊伍都無法抵達垞城!劉益守把這些都已經算計好了!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王者氣象,舍我其誰,唉!”

宇文泰感慨嘆息一聲,想起劉益守當初不經意間吟詩的詞句,心中隱約的那一點小火苗,似乎也被無聲的掐熄了。那些不可說的想法,甚至連“既生瑜何生亮”都算不上,他根本不敢跟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宇文泰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劉益守還活著一天,他,或者說宇文氏,就會被壓得死死的。

劉益守實在是太有“人主之相”了,幾乎是包含了一切有作為主公的表征。

年紀輕輕就氣度非凡,舉手投足之間都讓人感覺親切熱誠,胸有溝壑頗有城府不說,又不顯得陰謀算計,禦下有方頗有平衡之術。

不僅對政務很有理解和想象力,而且指揮打仗現在也愈發純屬老練了。

雖然宇文泰並不想承認,但是劉益守已經羽翼豐滿乃是毫無疑問的現實,手下都能很好的團結在他旗下。

這妥妥是一個進取向上謀奪天下的團體。

對於宇文泰來說,現在令人欣慰的事情在於他是這個團隊的一員,令人沮喪的事情卻是,他只是這個團隊的一員,而非領袖。

最最可悲的是,劉益守如此年輕,似乎有生之年,自己已經看不到什麽希望了。

“叔父為何無故嘆息?”

宇文護悄然走進簽押房,有些疑惑的詢問正在發呆的宇文泰。

“沒事,我只是在感慨劉都督用兵老辣,這次攻克彭城應該沒什麽疑問了。”

“我們兵力明顯占優,堆人頭也把彭城裏那些人堆死了,這有何難的?”

宇文護一臉迷惑不解,他覺得,劉益守指揮打下彭城是理所應當的好吧,輸了才是稀奇。

宇文泰有些失望的看了宇文護一眼,感覺自己這位侄子,缺乏作為統帥的基本才能,也就是統帥全局的大局觀。

沒錯,這次劉益守指揮他們打彭城,確實是以多打少,甚至有點勝之不武。畢竟,在彭城上遊修堤壩攔水,這種套路也確實不怎麽光彩。

只是,戰場上只有輸和贏兩種結果,並不過分關注手段如何。

當初葛榮數十萬人,為何對陣爾朱榮慘敗?打仗可不是人多就能贏的。

此番劉益守在幾個位置安排兵馬,有的是為了看門,有的是攔河築壩耍套路,有的是為了打伏擊,有的則是預備隊在待命。

軍隊完全展開,各司其職,就像是一群配合默契的獵手就位,準備圍獵掉入陷阱的獵物一般。劉益守如此優秀的大局觀,宇文護竟然不以為然,足以見得自己這位侄子在這方面才能異常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