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血色的婚禮(下)

劉益守拒絕了羊侃“好心”載著他四處轉轉的提議,獨自一人在建康內城晃悠。內城基本上住的都是宗室大戶(普通宗室連住內城的資格都沒有,比如說蕭玉姚當初嫁人後,就居住在外城),這裏朱門林立,一個個都是氣派得不像樣。

然而氣派的是府邸裏面,從外面看,只能看到那些冷冰冰的高大巍峨而已。

建康內城的森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具體來說,就是西晉滅國,東晉再立,對當時的建鄴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造。

東晉在東吳原有的基礎上,對當時的建鄴城進行了全方位改造,具體說來,就是按魏晉洛陽模式改造。

把宮城東移,對城市格局進行顛覆性改造,最後形成一個城門正對宮城正門、正殿大門,全城南北軸線統一。

簡單來說,就是所有的門都打開後,只要皇帝的視野可以無限遠,那麽他坐在龍椅上就能看到南郊的祭壇!

至於官署、太廟、太社這些的位置,也完全照搬原本洛陽的格局,城門也增為十二個,並沿用洛陽舊名。

通俗點說,劉益守現在基本上就在逛數百年前西晉時的洛陽內城,有一種滄桑而壓抑的不適感。

“果然,這裏不適合我啊!”

劉益守輕嘆一聲,梁國和建康城,都給他一種扭曲而虛幻的繁榮。像是羊侃這樣有能力的人,居然需要通過賄賂重臣來謀求一官半職,可想而知其他出身不咋地又沒錢的寒門人才會是什麽下場。

南面是太廟現在不方便去,北面是政府高官,如朱異等人的豪宅,還有同泰寺,西面是石頭城戍衛重地去了說不定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劉益守只能朝東陽門而去,正好在城門處遇到蘭欽。這次蘭欽似乎情緒不高的樣子,見到劉益守只是簡單的打了個招呼就放他出了內城。

城外不遠處就是青溪,沿著河岸沿路都是擺攤的商戶,各種認識和不認識的小玩意,與內城的壓抑相比,這裏滿是活潑的空氣,隨處可見討價還價的聲音。

甚至不少小娘子對自己招手拋媚眼。

“侯景之亂,乃是蕭衍咎由自取。然而江南百萬戶口死於戰亂,元氣大傷,何其無罪。”

劉益守感慨的嘆息了一番,深以為大道蒼茫,自有途徑;不看富貴,只問本心。任何作弊一般的好大喜功與投機取巧,都逃不過上天的拷問。

他雖然佩刀,卻是衣著樸素不引人注目。蕭衍為了降低太子暴斃造成的動蕩,竟然沒有下令全城縞素,齋戒三天,建康外城一切如常。

這並不是蕭衍不希望建康城的普通人也“感同身受”,而是目前梁國國內的局面非常微妙。雖然北伐大獲全勝,最後卻沒有占到什麽土地。

反而是夏侯夔沖動冒進,被本來要依附的劉益守部痛毆,至少丟了五個郡!外加太子暴斃,新任太子人選難產,朝臣們各有主見爭執不下。

這看起來不太像是要開疆拓土的朝陽帝國,倒很像是暮靄沉沉的帝國黃昏。文過飾非,喪事喜辦,甚至還用劉益守的大婚來“沖喜”,蕭衍的套路,也並非是什麽都不做一樣的老態龍鐘。

沿著青溪走了好遠,等再次入內城的時候,已經快趕上宵禁。劉益守悄咪咪的來到東宮門口,從貼身的口袋裏掏出來一封信,不動聲色的遞給值守的衛士。

半注香功夫不到,白天那個負責接待的年輕人,就急匆匆的出來,親自將劉益守引到偏廳,只見偏廳內坐著一位三十上下的婦人,眼睛都哭腫了。

不問可知,這一定是前任的太子妃蔡氏。

蔡氏容貌非常一般,但看起來賢妻良母的模樣,面相很是和善。她擦了擦眼淚對劉益守行了一禮問道:“聽聞劉將軍要娶蕭玉姚,也算是宗室之人。只是不知道今日來訪,所為何事呢?”

以前根本沒打過交道,劉益守卻遞信進來,說有重要的事情要說,蔡氏覺得非常迷惑。不過好在她也知道,劉益守雖然被困建康,但手下雄兵數萬,正在淮南逞威,陳慶之等名將去那邊頂著才堪堪收拾局面,根本奈何不了那幫人。

今夜劉益守前來太子府,只怕目的並不單純。畢竟是當過太子妃的人,這點政治敏感蔡氏還是有的。所以她不敢不讓劉益守進太子府。

“如今三皇子蕭綱被封太子的呼聲甚高,不知道蔡夫人與這位嫡長孫,有什麽看法呢?”

劉益守對上午負責接待的那位年輕人做了個請的手勢。

這話瞬間就讓屋子裏的氣氛緊張起來了!劉益守敏銳的觀察到,蔡氏的表情悵然若失,似乎對太後的權力一點都不向往,但嫡長孫蕭歡就明顯是一副憤憤不平的表情了。

這也很正常,蔡氏應該不是個貪權的女子,然而蕭歡失去本應該屬於他的皇位,就算涵養再好的人也無法淡定,這只是人之常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