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總有一款適合您(第2/3頁)

“喏,屬下去去就回。”

源士康提著佩劍就走了!

大堂裏所有人都低下頭,不敢再跟劉益守的眼神對視。有傳言說那些被攻破的鄔堡,其實就是眼前這位俊朗少年派人幹的,只是他們都沒有證據。

今天沒有來的人,大概要倒血黴!不僅會被抄家,而且還要被汙蔑為“勾結反賊”。眾人對劉益守時常出現的笑眯眯面容都是悚然一驚!

如果事情真跟他們推測的一樣,那這位少年就太可怕了!

劉益守沒有說話,而是靜靜等著源士康返回。不一會,源士康回來了,在劉益守耳邊嘀嘀咕咕說了半天,這才退到一旁。

“諸位,上次跟你們說的一成租子,你們覺得怎麽樣?”

劉益守又露出招牌式的笑容,不過這個溫暖的笑容在眾人看來,意義跟從前完全不一樣了!

“回都督的話,都督仁義,我們都感恩與內,一成而已,老夫這就回去通知莊子裏的那些佃戶。”

上次還痛哭流涕的王氏族長,這次卻第一個站出來拍胸脯打包票。不激動不行,他家某個分支的鄔堡已經被攻破,族人被殺了一大堆,至今都沒結果。

如果現在還看不清形勢的話,那就白活了這大半輩子了。

有他開頭,剩下的一個接一個的表態,一個比一個激動。恨不得劉益守不接受他們的好意,他們今天就根本不會離開這裏一樣。

區區減少一成租子算個啥,只要邢杲的事情平了,他們很快就能連本帶利撈回來。

“哈哈哈哈哈,一成你們都願意,那太好了,我這裏有個告青徐萬民書,你們把自己的名字簽了吧。”

劉益守開懷大笑,讓源士康將桌案上的一張大紙交給下面的人傳閱。

很快,松了一口氣的世家代表笑不起來了。

“劉都督,之前不是說減少一成租子……可這告萬民書裏面說的是,只收一成租子啊!”

終於有世家中人頂不住心中的憤怒,大聲喊了出來。

原本,他們以為的是“打九折”。

現在,劉益守給他們出的方案是“打一折”。

這踏馬差得何止萬裏!如果猜測劉益守的方案是打一折,他們來都不會來,大家魚死網破,抄家夥上吧!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時候,頒布均田制。其田畝租調(無樹的露田為租,有樹的桑田為調)均為一成。

也就是說,自耕農交給國家的稅收,理論上就是一成。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如果真只有這種程度的田租,窮奢極欲的北魏皇族早破產了。

北魏還“創造性”的發明了很多雜稅(其思想精華被宋朝繼承),並且重復收取!也就是說,縣裏面要先收一次,郡裏面也要再收一次。不同的人來收,同樣的人被收!

國家的“正稅”雖然只收一次,但地方上的“雜稅”卻是反復的利用各種名目收取,鈍刀子割肉。

所以後面很多自耕農選擇“掛靠”到郡縣中的“大姓”,也就是所謂的世家那裏,然後世家幫他們將自己的名字在縣衙賬冊裏抹掉,比如全家染瘟疫橫死就是個不錯的理由。

總體而言,自耕農的稅負在其產出的五成左右,在沒有戰亂的時候。但是這是在政治比較清明的郡縣是這樣,如果在某些郡縣,官老爺一個不高興,各種雜稅就來了,而且這些自耕農經不起折騰。

做世家的佃戶,雖然更苦,被拿走的更多,但世家在某種程度上,也為佃戶提供了保護。就好比你家裏養了雞鴨,就不會任由著外面的狼和狐狸將這些雞鴨叼走一樣。

如果真之收一成的租子,別說是那些佃戶了,只怕梁國的人都會千裏迢迢跑這裏來投靠。魏國根本不需要動刀子,只要將這個消息傳到梁國境內,就能讓梁國陷入深度動蕩之中。

前提是這個消息能夠經得起多年驗證。

縣衙大堂裏的世家族長和代表,覺得劉益守完全是在異想天開。這與是不是仁慈無關,他們認為這個人就是個傻子!

後世阿妹你看平攤到中產和底層身上的綜合賦稅,都是五成以上!並不影響它是世界強國!

國家的運轉,低稅負常常會出大問題大亂子!首當其沖的就是財政危機。以為不收稅就是對民眾好,這是典型的只看細微不看大局。

“對啊,一成確實很低,所以我才好奇你們為什麽這麽積極呢。”

劉益守滿不在乎的繼續說道:“這樣吧,二十年內,二成稅負,讓這些人繼續當你們的佃戶。或者把田交出來,讓朝廷來收,這些人產出多少都跟你們沒有關系。

至於二十年後,我劉某人還操不了那麽遠的心。這個提議你們覺得如何?”

一成稅負雖然離譜,但傻子也明白,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的。然而兩成稅負如何?自耕農兩成賦稅都是很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