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隨著顧念和年深大婚之禮的日期逐漸臨近,接到消息的各國使節團陸續趕到,幽州城內的生面孔也日漸增多,除了胡人,也不乏漢人。

當中一小部分是聞風趕來的商販。通常情況下,除了朝貢給皇帝的禮物,使節團或多或少都會額外多帶部分貨物過來。他們手上的貨物品級都是千裏挑一的精品,遠非普通胡人商販可比,雖然大部分會被朝內的權貴直接買走,但偶爾也還是有一小部分‘漏網之魚’會流到市面上。

商販們沒能力跟權貴競爭,他們的目標就是那點從權貴的手指縫間流到市面上的貨物,以及使節團的隨從們隨身攜帶的私貨。近水樓台先得月,想搶這些貨物,那自然得先占上地利才行。

還有些商販,瞄準的則是使節團那些胡人的錢包,準備了各色貨物卯著勁兒想賺他們的錢,畢竟使節團財大氣粗的事情人盡皆知。

而另外的大部分人,則是奔著‘落戶’京城來的。

新城是比對著長安城規劃設計的,整座城池規模宏大,依舊是長方形,配合著外圍的護城河河道位置,東西長,南北略短,整體面積基本與長安持平。

皇宮位於幽州新城的北面正中,東面是‘學院區’,除了顧念的理工學院,還有兩家由長安遷移來的‘老牌’書院以及太醫署。西面則是‘官府家屬區’,國公府,親王府,墨家大宅,國師府,以及滿朝文武大臣的宅院,基本都集中在那裏。

皇宮正前方是‘政府辦公區’,三省六部的各個官衙便坐落在這片區域。辦公區的左右兩邊,學院區和權貴區的前方,各有一片商業區,類似原本的東西兩市,但面積更大,加入了可供百戲表演的大型演肆,不再設立坊墻和坊門,未來可以通宵營業。

前半城則是普通住宅區,大部分的百姓宅院,道觀廟宇以及織造坊、釀酒坊、竹木坊、造紙坊等各類作坊盡皆匯聚於此。

幽州舊城的面積還不足新城的四分之一,舊城百姓以及滿朝文武全部搬遷進入後,城內依然留有大量的空置宅院、地皮以及鋪面。

年初的時候,尚書省便已經發出消息昭告全國,幽州新城內部分空置的宅院和地皮將於七月初二到七月十二的十天裏,公開在幽州集春堂拍賣出售,八月初二到八月十二,同樣在集春堂,公開拍賣東西兩市空余鋪面的五年期租權。

這些人瞄準的便是幾天之後要在集春堂出售的那些宅院和出租的鋪面,順便還可以多待些日子,新帝大婚,那場面定然是盛況空前,有機會的人,都想湊個熱鬧親眼見識一下。

七月初二,顧念、年深、墨青、葉九思等人喬裝打扮了一番,打算去‘拍賣會’那邊看看狀況,沒想到才走到街口就進不去了。

集春堂門口的那條街人頭攢動,已經被擠得水泄不通。

四人沒有辦法,頂著大太陽繞到後門那邊,才總算進了門。

在如此燥熱的天氣裏繞了一大圈,葉九思出了半額的汗,手上的扇子也動個不停,“外面怎麽那麽多人,不是未正才開第一場嗎?”

他記得沒錯的話,拍賣會應該是每天下午未正和申正各開一場,中間間隔半個時辰。

“一大早就擠滿了,都是排隊買路票的。”莫寒禮一邊引著他們往樓上走,一邊搖頭道,“幸虧渝親王想得周到,提前提醒我們可以在路票上標注編號。現在就只能按照堂院裏能準備出來的桌椅,先放前七百號進來。”

集春堂可不是隨便進的,想要獲得購買宅院的資格,需要先花錢認捐一段官道,捐過錢之後可以拿到張路票,憑票才能進場。

換句話來說,路票就是拍賣場的入場券。

葉九思順著窗戶瞥了眼樓下,因為天氣炎熱,樓頂撐起遮陽布,底下的光線有些暗,但依然可以看到底樓的院子被桌椅擠得滿滿當當,甚至有人不得不坐在鼓凳上。

院子兩側有水車帶動的大型風扇,不少人正好奇地打量著這個能自動鼓風降溫的神奇物件。

“沒想到師父這招什麽房地產的,還真有效。”葉九思嘖了聲。造官道的費用可不便宜,他原本還擔心沒什麽人來買,想著過來看看狀況,實在不行就暗地裏找幾個人撐撐場面呢。

“就跟你說了,不用瞎操心。”墨青倒是一早就很看好顧念的這個主意。

這個時代的國庫收入大致分為三部分,公產公田收入、特殊收入以及稅負。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稅負。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免了全國一年的戶稅,大婚時說不定還要再免,國庫的收入可以預見的會大大縮水。

與之相反的是,新城建設花費高昂,國庫內雖然有從鎮東軍以及陸家那邊收繳上來的大量銀錢,但大榮初立,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再加上後續還有修路、造水壩等多項大工程都要從國庫內調撥金錢,入不敷出,負責管理國庫的戶部又怎麽會不著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