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顧念不死心的往信封裏看了看,甚至還倒過來朝著案角磕了兩下,最終確定裏面真的沒有其它的東西。

上次好歹還有個手套,這次真的就只有一張紙!

就這麽兩個字,至於還封個火漆麽?顧念郁悶地瞪著信封上的半截蠟印磨牙。

不過現在至少能確認一件事,年深去平洲是另有目的的。

要不去問問顧言到底怎麽回事?

顧念盯著油燈跳動的火苗,猶豫半天,還是沒敢過去。

熟悉了就知道,葉九思雖然出身金貴,但內裏其實就是個柔軟無害的幼獸,根本不會傷人,或者說,還沒學會怎麽傷人。顧言可就不一樣了,顧言可是揮一巴掌就能拍死他的主兒。

他們這一行車隊有兩個病號,為了照顧他們的身體,盡量減少路上的顛簸,甚至還在車輪包上了皮革。當然,‘副作用’就是速度快不起來。

而且路況也並不好,鎮西軍救援的隊伍來遲,就是因為在半路意外地遇到洪水阻路,才生生耽擱了一天多的時間。

顧念暗自估算過,按照他們這個速度,至少還得兩個月才能到涼州。

本來就已經到了秋天,越往西走,天氣越涼。

顧念坐在馬車裏裹著裘皮抱著手爐依然覺得寒意陣陣,簡直不敢想象年深他們在囚車裏的情形得多難受。

他給自己做了好幾天的思想建設,最後還是在某天傍晚吃完飯之後硬著頭皮去找了顧言。

打開門時顧言眼底還帶著笑意,看到是他,眸色頓斂,明顯有些吃驚,“怎麽是你?”

“阿兄在等人?”顧念眨了眨眼睛,滿臉問號。

顧言僵了僵,見顧念衣衫單薄,一把拽過衣架上的外袍罩住他,“外面風大,進來說話。”

桌案上燃著油燈,放著本圖冊,應該是顧言開門之前正在翻看的。顧念瞥了一眼,發現那抽象的線條和標注手法十分眼熟,看樣子應該是大梁山川圖的復制品。

年深把安番軍所在區域的地圖復制了一份送給顧言?顧念大概猜到了這本圖冊的來源。

兩人在桌案旁落座,顧言給顧念倒了杯熱水,又把火盆朝他那邊踢了踢,“找我有事?”

“嗯,”顧念捏著杯子,微微垂下眼皮,“想問問阿兄年深去平洲的事情。”

“你想知道什麽?”顧言將圖冊合上,做出準備認真跟顧念談話的模樣。

顧念不禁有些緊張,下意識地清了清嗓子,“他安全嗎?”

“依我所見,絕不安全。”顧言搖了搖頭,“平洲名義上是鎮東軍所轄,但實際上卻更像是鎮北軍的所屬,又緊鄰契丹人的地盤,是三方都瞄準的必爭之地,日常就是大小沖突不斷。鎮北軍現在三方混戰,形式更是一片混亂。

再加上契丹人才在長安被滅了七萬精銳,如果知道守城的年深到了平洲,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顧念不禁捏緊了茶杯,也就是說,不光是流放的環境艱苦,年深的處境更是危險。

鎮西軍跟鎮北軍因為前宰相林安的關系,本就是對頭。

契丹人這次在長安吃了大虧,這筆賬肯定也是要算到年深和鎮西軍頭上的。

呂青把年深的流放地定在平洲這種地方,用意更是昭然若揭。

平洲危機四伏,三方掌權的勢力,都想找機會要他的命。

“那他何必要去冒這個險?”顧念想不通。其它軍侯想打就讓他們打去,先躲在涼州埋頭發展經濟,等其它人打得差不多了,鎮西軍的拳頭也硬了,再去輕松收割不好嗎?

“置之死地而後生。”顧言挑了挑燈芯,暗下去的火光又亮了起來,“他沒有跟我深聊過這個問題,但如果換做是我,可能也會做跟他同樣的選擇。”

顧念困惑地看向顧言。

“年深帶人守住了長安城,讓鎮西軍在百姓之中聲望大漲,同樣的,也讓鎮東軍顏面掃地。鎮西軍跟鎮東軍現在雖然沒有完全撕破臉,但也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年深這次若是不管此事,逃回涼州,鎮東軍正好就有借口跟鎮西軍開戰。”

“鎮東軍不是應該跟鎮北軍打嗎?”

“鎮北軍三方勢力正在奪權,坐山觀虎鬥就好,何必浪費力氣去打?

更何況北面還有契丹人,如果鎮東軍把鎮北軍滅了,那自己就要直面契丹人,留著鎮北軍苟延殘喘,既不會對自己有多大的威脅,還多了一道屏障。何樂不為?

反倒是鎮西軍,經過燒蝗和此次長安之役,聲威日隆,已經變成威脅鎮東軍統治地位的心腹大患。”見顧念不明白狀況,顧言耐心地給他分析了當前的局勢。

簡單來說,就是樹大招風。鎮西軍不想開戰,鎮東軍卻可能主動出兵。顧念的神色黯了黯,真的打起來的話,可能就變成了鎮西軍和鎮東軍兩敗俱傷,被其它軍侯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