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塵埃落定引來變化,僵屍醫師上門挨揍(第3/7頁)

余子清看著封印的世界開始倒卷,帶著萬魂幡離開這裏。

再次站在安史之書前,余子清拿出大印,重重的蓋了上去,蓋棺定論,塵埃落定。

那一頁上流轉的光輝,不斷閃爍著,逸散開來,擴散到整個丁卯紀年絕大部分封印裏。

白紙黑字上,一股神威浮現出來。

虛空之中,龐大的力量,源源不斷的憑空出現,不斷的灌注到安史之書裏。

而余子清懷裏,四個郡守大印,也隨之飛出,鯨吞大量無形的力量。

大印之上,光暈流轉,隱隱有虎嘯龍吟之聲浮現。

足足一個時辰,才見四個大印重新飛了回來。

余子清能感受到四個郡守大印上的威能,有明顯的變化,卻不明白究竟是什麽,回頭還得慢慢研究。

只是化解一個封印,便有如此大的變化,還是頭一次見到。

側面也能反映,這一個封印裏透支掉的神朝氣運,恐怕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怕是丁卯紀年那些亂七八糟的小封印,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這一個。

當然也有可能,這個實在是太多了,加在一起,引起了質變。

“喂,你也看到了吧?感受到了吧?

這一個封印便抵得上前面上百個亂七八糟的封印了。

若是按照正常路子走,不滅了九尾妖狐就沒法化解封印,就不能續寫安史之書。

可若是不先更改了謬誤,那辰妃的冤屈不得昭雪,封印也沒法化解。

這就是個死結。

大兌都沒了,目前就跟著我的想法走,才是最好的選擇。

你不能抱著陳舊的想法和觀念來看待問題,你得全力配合我。”

例行跟安史之書洗腦,看著安史之書似乎是陷入了反應不過來的狀態,余子清滿意的離去。

等到余子清離去好半晌之後,安史之書才自動合攏,其上光暈流轉,頻繁閃爍。

再次來到地洞邊緣,余子清站在懸崖邊,對著下方的黑暗拱了拱手。

“多謝大哥上次給的符文,我這次才能轉危為安,反敗為勝。

這次來的匆忙,實在沒帶什麽有意思的東西。

大哥你喜歡什麽,我下次再給你帶點。”

余子清先是道謝,順帶再看看巨佬理不理自己。

等了好半晌,巨佬都沒鳥他,余子清只能轉身離開。

這次來這裏,看起來其實沒得到什麽好處。

就得到完整的千門八典,四本是假仇慶給的,四本是從老太監身上得到的,但裏面的功法,余子清又不會去修行。

除了正典之外,七門近乎神通的秘法,好幾個他也都是沒法修行的。

這是正兒八經的煉氣法門,想要將秘法發揮到極致,還得先修正典。

雖然名為千門,可實際上那正典,卻是正兒八經的正統煉氣法門,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如同白陽聖典一樣,都是正統之極的煉氣法門。

這讓余子清又想起了大兌。

可能很多傳承久遠的法門,最初的時候,都是極為正統,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

後人修修改改,某些方面可能更好了,用法更多了,可夾雜的私心太多了,本質上就已經變了味道。

同樣的一句話,不同場合不同人說出來的意思,都會有巨大不同。

更別說功法,編撰的時候,其內的意,稍有不同,便截然不同。

曾經的白陽聖典是如此,如今的千門正典也是如此。

這位千門門主手裏的典籍,其內所蘊含的意,壓根不是用在歪門邪道上的。

便是那門謠典,按照典籍之上記載和附帶的意,也都是用在正道上的,戰局、傳訊等等。

這個時候的千門,也不是老千的千,取義千變萬化之意。

最諷刺的是,這法門最初的雛形,還是一個太監整出來的。

先輩都沒將法門用在歪門邪道上,後人卻為了私心,用在了歪門邪道上。

最初余子清還以為這是門邪道法門,準備直接將其毀了拉倒。

跟著窺屏研習,才明白是自己狹隘了。

除了極少數正兒八經的邪道法門,剩下的哪個不是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

最直觀拿到手的好處也就千門八典了,余子清卻已經很滿意。

能讓督主血虧,功虧一簣,那自己就是血賺。

自從大概查清楚辰妃封印裏的內情之後,再確定了魃不回來了,余子清就推測,督主本尊應該不會來了。

他應當不會讓他自己,陷入到可能永遠被困在封印裏的絕境。

而余子清也不會讓邗棟放開對魃的控制,讓魃來冒險,就為了可能會引來督主本尊。

相比之下,這個可能性太小了。

還是自己老巢的安全更重要一些。

預防有人狗急跳墻,不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