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有沒有搞頭(第2/3頁)

也就是說既然能從領頭的看出他的手下什麽水平,反過來也一樣,手下的什麽水平,也能看出一些他們領頭的什麽樣。

但這鄧博手下既有那些完全就是“混子”的年輕官吏,事後在江北然的查問下,這些人的確是通過“買官”入的朝堂。

而當一個朝廷開始買官賣官時,那基本也就快走向尾聲了,可朝堂上卻又有不止一個像石興安這樣的骨鯁之臣,當江北然那日“早朝”仗責完那些屍位素餐的袞袞諸公,不少大臣都紛紛來諫,提出了自己的種種看法。

當江北然將他們招入宮時,他們不僅能對自己的管轄領域對答如流,且還能為其他在其他事情上提出新思路。

甚至像顧盡忠這樣被留在宮裏的太監,大多也是有能力的,他們並不是只會溜須拍馬,伺候人的小太監,而是真正為皇帝和大臣之間架起橋梁的宦官。

能把一個朝廷的大臣搞到如此兩極分化,江北然也覺得那鄧博也算個奇人了。

江北然也詢問過那些大臣對鄧博的看法和印象,他們回答的也很痛快,認為鄧博是個有志向的皇帝,但步子邁得太大,且受了小人蠱惑。

至於為什麽這麽說,是因為鄧博剛登基時也是勵精圖治,勤勉的治理著國家,但後來卻突然性情大變,仿佛一夜間對治理國家失去了興致,只是表面上還會上朝議事,主要精力卻轉投到其他事情中。

了解內幕的江北然自然知道鄧博那段時間應該是醞釀他的顛覆峰州計劃去了。

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鄧博的理念和殷江紅算是相通的,都認為皇朝的威嚴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然而他卻不打算帶著殷江紅一起玩,打算在廢墟上重建一個他有話語權的朝廷,那殷江紅能答應?

但當江北然問起這個蠱惑了鄧博的小人是誰時,眾大臣就紛紛表示不知道了,同時話語中還透露出了擔心,怕江北然有一天也會性情大變。

“陛下,書拿來了。”

收起腦中的諸多想法,江北然睜開眼坐起身將兩本書接了過來。

翻開《問水集》,江北然一邊看一邊朝著束罡的方向開口問道:“太傅,以你所見,鑿運河一事是否可為?”

束罡躬身道:“老臣不懂水利之事,只知書上曾記載過開鴻溝的先例,是以引河水循安洪之水入衡。”

“哦?是哪本書?”

束罡思考片刻,回答道:“書名為《安洪水利錄》”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滿意的點點頭,江北然立即開口道:“盡忠啊,去替朕將此書拿來”

“遵旨。”

很快,顧盡忠便拿著一本封皮有些陳舊的書走了回來,江北然接過後立即翻看起來。

但看完後卻有些失望,因為這所謂的鴻溝和運河比起來,那最多也就算個自來水管,簡直沒有可比性,若是真要挖運河,這本書上面所寫的東西雖然可以借鑒一些,但能借鑒到的並不多。

不過這鴻溝挖通後的好處卻是讓江北然更加堅定了要鑿運河的心。

首先一點,只要將運河從南挖到北,成為一條大動脈,一下就可以讓南北貿易變的極為便利。

當然,江北然更看重的還是抗災防災這一點,運河的開通對於某些旱災地區來說可就是開通了“生命之河”。

一旦災情發生,賑災物資可以迅速通過大運河送往災區,且人工運河本身就是起到了輸送水源的巨大作用,一旦發生旱災,地方和朝廷都可以通過運河便捷的將水送往受災地區,完成對幹旱地區的滋潤。

這無疑可以極大提高朝廷的賑災能力以及災情發生後廣大百姓的存活幾率。

小小一條鴻溝就能救一郡之地,那若是那開了運河,可以說整個峰州以後都不用太過擔心旱災了。

至於修運河的難度嘛,江北然雖然不知道水利工程怎麽搞,但既然隋朝就能鑿運河,江北然相信技術難度上不會太高,晟國內應該也能找到相應的人才。

放下書,江北然看向束罡問道:“太傅啊,若是讓你舉薦一人來開鑿運河,你會舉薦誰?”

束罡聽完拱手道:“老臣很少過問朝堂之事,實在不知該舉薦哪位官員,還請皇上恕罪。”

因為太傅一職的特殊性,在已經被架空成虛銜的情況下,就算束罡想去跟朝堂上的官員打交道,大多數官員也是避之不及的。

江北然之所以這麽問,也就是隨手敲打一下,當皇帝嘛,這點精致的小習慣還是要有的。

將開運河這一注定需要很長時間來籌措的事情放到一旁,江北然思考片刻道:“太傅,如今朕已經逐漸熟悉朝堂之事,也明白晟國已是百廢待興之態,你認為朕接下來剛做些什麽來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