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天下大亂,大劫開啟(第4/6頁)

“臣身負君恩,縱百死亦無悔。”伯邑考躬身跪倒,堅持要趕回西岐問個清楚。

他有種預感,再不回去,恐怕連老父親最後一面都見不著了。

“你倒是忠孝,孤沒看錯人。”

陸北點點頭,沉吟片刻道:“這樣好了,孤擬旨一份,你隨身帶著,過汜水關時,可征調五百軍士隨行。”

“多謝陛下厚愛,臣,臣……”

伯邑考話到一半,儼然哭成了一個淚人。

“下去吧,你想回西岐,孤不阻攔你,為人子,孝道為先,你不得不去。”

陸北端著酒杯,看向下方的伯邑考:“但你腳程再快,也不可能趕上姬伯下葬,孤若是你,這一行必會放慢腳程,你路上多打聽打聽,若是西伯侯亦有繼位者,就別回去了。”

“臣領旨謝恩。”

伯邑考匆匆離去,陸北揮揮手,命殿外將士傳令,派遣一隊人馬護送西岐太子。

伯邑考於他還有大用,伯邑考若是稀裏糊塗死了,還死在殷商的地界,西岐那邊做夢都能笑醒。

死不得,也不能死。

伯邑考活一天,西岐便名不正言不順,姬發繼位實乃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出師有名才是王道,無道者無助,天數若從,亦是蒼天無道。

陸北嘴角微勾,表示這步棋一般,目前還嚇不到他,希望接下來能給他一點小小的震撼。

樂.JPG

“陛下,西岐已有亂局,你怎麽還能笑出來?”姜王後皺眉不解。

“愛妻不知,天下大亂是必然,縱然孤一世賢明,到了這個節骨眼,該亂還是會亂。”

陸北笑得更加放肆:“不過嘛,今朝之亂,與民意無關,與天數也無關,亂的是人心,是算計,孤站著一個理字,天下雖亂,孤仍舊是王道。”

姜王後不知陸北在說些什麽,正思索著,身上一輕,被陸北攔腰抱了起來。

“桀桀桀桀——”

大亂將至,大劫來臨,陸北不用算也知道,似這般縱情馳騁的好日子不多了,待離開封神世界,再想和霄哥的美人面孔親近,只怕絕無可能。

明日復明日,明日不多了,理應珍惜每一日。

“傳孤旨意,招幾位愛妃和美人去中宮商討要事。”

“照例,不許傳召蘇美人和胡美人。”

……

伯邑考連夜離開朝歌城,得聖恩,隨行護衛上千,另有數員大將保駕護航。

因為人多,行軍速度很慢,伯邑考知道大王在保護他,但孝字當前,只想在老父親臨走前見其最後一面,故而連連催促,只求盡快返回西岐。

西岐那邊,噩耗傳出,姬昌壽終正寢,魂歸封神榜。

原本是沒有的,現在天數已變,封神榜上一片混沌,誰上誰不上,已經不是闡教一家之言了。

姬昌的確是壽終正寢,沒有燭光斧影之類的千古謎團。

姬發雖有稱王的野心,但他的確是個孝順孩子,姜子牙也是個正經人,姬昌對他有知遇之恩,說什麽都不會刺主求榮。

他倆唯一做的,是算出姬昌魂歸的時日,把伯邑考調出了西岐。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哥你遠在千裏之外,小弟先做個暫代的西伯侯,主持大局穩住朝堂,等你回來了,再把王位歸還於你。

道理是這個道理,伯邑考能否回到西岐不好說,回去之後,滿朝文武變天,一張張陌生面孔是否還支持他又是兩說。

即便他能上位,又有誰願意聽從他的指令?

殷商之亂自西岐開始,仿佛一個引子,一夜之間引爆了五湖四海。

北地,北海之亂剛平定不久,突生大亂。

崇侯虎和崇黑虎這倆兄弟打了起來,二百諸侯各站一邊,向朝歌稱臣的同時,都在爭奪北伯侯之位的歸屬。

戰事一起,不分勝負停不下來,哪怕有朝歌的君令,兩兄弟依舊頭鐵碰在一處。

這讓陳塘關總兵李靖神經緊繃,生怕兩個憨貨殺到興起,沖破陳塘關南下,率大軍直奔朝歌。

東境,三十六路諸侯犯上作亂,東伯侯姜桓楚發兵鎮壓,命其子姜文煥為統軍大將。

姜文煥頭腦一般,軍事水平稀爛,調兵遣將的道理不能說沒有,只能說有沒有都一樣。

好在老天雖沒給他一個主帥的頭腦,但給了他一個萬人敵的身板,持鋼鞭長刀,驍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

乍一看,姜文煥一路橫推,平定三十六路諸侯要不了多少功夫。

笑死個人,聞仲那麽猛,打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都要十年,期間還折損了大將孔宣,姜文煥憑什麽秒殺三十六路諸侯,就憑他是紂王的大舅子?

不能夠啊!

西岐易主,北地東境皆有大亂,朝歌南邊也一樣,三山關總兵鄧九公上書,南伯侯鄂崇禹廣積糧,恐有不臣之心。